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空间
收藏
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共产党新闻网
共产党员网
国家老年开放大学
灯塔—党建在线
微信
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党建
博客
报刊
视频
理财
山东兵
志愿者
河北《老人世界》
山西《山西老年》
内蒙古《老年世界》
吉林《夕阳红》
江苏《银潮》
江西《老友》
山东《老干部之家》
河南《老人春秋》
湖北《当代老年》
湖南《老年人》
广东《秋光》
广西《老年知音》
四川《晚霞》
陕西《金秋》
贵州《晚晴》
山东省
济南市
济南市
历下区
市中区
槐荫区
天桥区
历城区
长清区
章丘区
莱芜区
平阴县
济阳县
商河县
青岛市
青岛市
市南区
市北区
李沧区
崂山区
黄岛区
城阳区
即墨市
胶州市
平度市
莱西市
淄博市
淄博市
张店区
淄川区
博山区
周村区
临淄区
桓台县
高青县
沂源县
枣庄市
枣庄市
滕州市
薛城区
山亭区
市中区
峄城区
台儿庄区
东营市
东营市
东营区
河口区
垦利区
广饶县
利津县
烟台市
烟台市
芝罘区
福山区
牟平区
莱山区
龙口市
莱阳市
莱州市
蓬莱市
招远市
栖霞市
海阳市
长岛县
潍坊市
潍坊市
潍城区
奎文区
坊子区
寒亭区
寿光市
诸城市
青州市
高密市
安丘市
昌邑市
临朐县
昌乐县
高新区
滨海区
济宁市
济宁市
任城区
兖州区
曲阜市
泗水县
邹城市
微山县
鱼台县
金乡县
嘉祥县
汶上县
梁山县
泰安市
泰安市
泰山区
岱岳区
新泰市
肥城市
宁阳县
东平县
威海市
威海市
环翠区
文登区
荣成市
乳山市
日照市
日照市
东港区
岚山区
莒县
五莲县
临沂市
临沂市
兰山区
罗庄区
河东区
郯城县
兰陵县
沂水县
沂南县
平邑县
费县
蒙阴县
莒南县
临沭县
德州市
德州市
德城区
禹城市
乐陵市
宁津县
齐河县
陵城市
临邑县
平原县
武城县
夏津县
庆云县
经济技术开发区
运河经济开发区
聊城市
聊城市
东昌府区
临清市
冠县
莘县
阳谷县
东阿县
茌平县
高唐县
聊城开发区
聊城高新区
滨州市
滨州市
滨城区
博兴县
惠民县
无棣县
阳信县
沾化区
邹平县
滨州开发区
滨州高新区
北海新区
菏泽市
菏泽市
牡丹区
曹县
定陶区
成武县
单县
巨野县
郓城县
鄄城县
东明县
菏泽开发区
老干部之家
›
首页
›
查看评论
怎么看“有福不享,没苦硬吃”?
评论 (5)
|
发表评论
引用
孙承君
2024-10-15 16:59
勤俭节约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引用
蓬莱gyl
2024-9-19 08:05
接上面的勤俭节约、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因为一代代祖祖辈辈的艰苦奋斗,才有了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勤俭也须注重方式方法,倘若不合时宜,就会适得其反。我也有样的教训,剩菜不舍得倒掉也是常有的事,2002年有半穗玉米多少有点味,我觉得没有事,扔掉怪可惜的,就吃了。谁想到引起肠炎,导致上吐下泄住进医院,不仅身体垮了,还花了更多的钱,最终导致“欲俭反奢”反而得不偿失。
我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也要学会爱自己,接受过去的教训。每次炒菜做饭少做,不吃剩饭、剩菜,有异味的饭菜坚决不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合理饮食,增加营养,平和心态,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锻炼身体,让自己的生活每天幸福快乐!
建议年轻人也需要有吃苦的精神。吃苦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炼,最终目的是培养坚韧的心性,当未来面临未知的挑战和困难时,能够放平心态,从容应对,做到“动心忍性。
每代人都会面临不同的时代挑战与考验,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最终追求的都是心理慰藉,无需比较或者纠正,自洽就好。“吃苦”也好,“享福”也罢,物质上的表现都是十分浅显的,本质上是一种心灵上的支撑,在迷茫时是否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在焦虑时是否有把控情 ...
引用
蓬莱gyl
2024-9-19 08:03
怎么看“有福不享,没苦硬吃”?
我觉得老年人;有福不享,没苦硬吃这件事是与两代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有关。因为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经历i不同,造成了两种不同的观念。比如我吧,经历过啃树皮、吃糠咽菜的艰苦年代,那时改善生活到集上买一角钱的的海i鲜扇子开汤就是最好的美食。孩子穿的衣服,都是补丁落补丁,一件衣服穿四个孩子。一件新衣服能过好几个年。原因是我们一个月工资二十九元五角,老伴工姿32元。我们六口家,老伴肝炎,要补充营养。买斤肉都是奢侈。我要生孩子时,每月存五元钱等做月子买鸡蛋,可到了做月子又不舍得,继续存起来。买点骨头炖汤代替鸡蛋。就这样省吃俭用,二十年的时间存了二百元钱,我们存的这点钱是一点一点节省出来的,所以过度省钱的思想已深深刻在了脑海里。“勤俭节约,先苦后甜”是我们一贯奉行的宗旨。说句实在话,现在国富民强,工资是过去十几倍,在物质丰富的年代。生活大大提高了。可是我还是忘不了过去的艰难日子,新衣服孩子给买,还是愿意穿旧的,破旧的也舍不得扔。孩子说我主贱,我怎能忘记那艰苦的年代呢!
现在年轻人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在生活方式这一块早已不必如此艰苦。他们早早地看透了消费的本质,认为钱该 ...
引用
wmchang
2024-9-18 12:02
应该讨论,得出积极的答案:1、能不能好日子要当苦日子过?2、寅吃卯粮行不行?3、勤俭节约还是不是中华美德,要不要坚守?4、贪污与浪费还是不是极大的犯罪行为?5、共产党人的真正苦乐观是什麽?
引用
嘉言懿行
2024-9-16 15:20
力争各种幸福观和谐相处,共存共荣。老年人同年轻人之间具有不同的幸福观是十分正常的社会现象。即便同为老年人或者年轻人,他们之间的幸福观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有时候还截然不同、千差万别。在一个家庭中,浓浓的血缘亲情把家人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子女看不惯父母有福不会享,父母希望子女先苦后甜,都是由爱而生,目标完全一致。因此,两代人之间需要多沟通,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一起来提高幸福指数。有时候达不成共识,便各自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必要一定去争个孰对孰错。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同幸福观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家庭中,每一个家庭成员便会拥有更多的幸福;这样的家庭多了,国家就会繁荣富强,社会就会发展进步得更快一些。
引用
嘉言懿行
2024-9-16 15:18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解开这一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每一代人的心灵深处都镌刻着难以磨灭的时代烙印。老年人大多都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形成了勤俭节约、努力攒钱的生活习惯;而年轻人虽然过上了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日子,但在时代大潮的旋涡中,也是历经风霜。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他们在精神追求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与上一代老年人之间产生巨大差异。他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享受人生提高到重要位置,做到有福会享受,无可厚非。我和老伴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尤其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一般不过问子女以及孙辈孩子们的收入和消费实况。孩子们给我们买东西时,让他们提前征求意见,我们同意了再买。每当孩子们向我和老伴提出讲究生活质量,做好养生保健以及旅游、购物等建议时,我们认可,便欣然接受;不认可,便耐心地做出解释。对孩子们各自的小家庭来说,我和老伴也是遵循这一原则。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几代人和睦相处,相互关爱的良好家风。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