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空间
收藏
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共产党新闻网
共产党员网
国家老年开放大学
灯塔—党建在线
微信
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党建
博客
报刊
视频
理财
山东兵
志愿者
河北《老人世界》
山西《山西老年》
内蒙古《老年世界》
吉林《夕阳红》
江苏《银潮》
江西《老友》
山东《老干部之家》
河南《老人春秋》
湖北《当代老年》
湖南《老年人》
广东《秋光》
广西《老年知音》
四川《晚霞》
陕西《金秋》
贵州《晚晴》
山东省
济南市
济南市
历下区
市中区
槐荫区
天桥区
历城区
长清区
章丘区
莱芜区
平阴县
济阳县
商河县
青岛市
青岛市
市南区
市北区
李沧区
崂山区
黄岛区
城阳区
即墨市
胶州市
平度市
莱西市
淄博市
淄博市
张店区
淄川区
博山区
周村区
临淄区
桓台县
高青县
沂源县
枣庄市
枣庄市
滕州市
薛城区
山亭区
市中区
峄城区
台儿庄区
东营市
东营市
东营区
河口区
垦利区
广饶县
利津县
烟台市
烟台市
芝罘区
福山区
牟平区
莱山区
龙口市
莱阳市
莱州市
蓬莱市
招远市
栖霞市
海阳市
长岛县
潍坊市
潍坊市
潍城区
奎文区
坊子区
寒亭区
寿光市
诸城市
青州市
高密市
安丘市
昌邑市
临朐县
昌乐县
高新区
滨海区
济宁市
济宁市
任城区
兖州区
曲阜市
泗水县
邹城市
微山县
鱼台县
金乡县
嘉祥县
汶上县
梁山县
泰安市
泰安市
泰山区
岱岳区
新泰市
肥城市
宁阳县
东平县
威海市
威海市
环翠区
文登区
荣成市
乳山市
日照市
日照市
东港区
岚山区
莒县
五莲县
临沂市
临沂市
兰山区
罗庄区
河东区
郯城县
兰陵县
沂水县
沂南县
平邑县
费县
蒙阴县
莒南县
临沭县
德州市
德州市
德城区
禹城市
乐陵市
宁津县
齐河县
陵城市
临邑县
平原县
武城县
夏津县
庆云县
经济技术开发区
运河经济开发区
聊城市
聊城市
东昌府区
临清市
冠县
莘县
阳谷县
东阿县
茌平县
高唐县
聊城开发区
聊城高新区
滨州市
滨州市
滨城区
博兴县
惠民县
无棣县
阳信县
沾化区
邹平县
滨州开发区
滨州高新区
北海新区
菏泽市
菏泽市
牡丹区
曹县
定陶区
成武县
单县
巨野县
郓城县
鄄城县
东明县
菏泽开发区
老干部之家
›
首页
›
查看评论
对于“孩子不欠父母任何东西”的观点,您怎么看?
评论 (6)
|
发表评论
引用
xinshan1945
2024-6-11 16:20
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此问题,孙姓女儿这种观点和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包括法律,道德,传统。但做父母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肯定有一定责任与偏差,在我们身边,独生子女远离父母在外地工作的为数不少,但持孙姓女儿这种观点的却为数不多。即要干好本质工作又要照顾好父母是大多数年轻人的许愿,但在现实中很难两全其美,但持孙姓女儿这种错误观点的却少而又少。
引用
wmchang
2024-4-22 13:01
独生女长大了,在父母的关照支持下,出国了留学。毕业后,无视母亲的感受,坚持国外生活。认为自己不欠父母什麽。这是不讲孝道的表现,十分可悲。丢掉了我国的道德观念,十分自私可鄙,简直鸡狗不如。这在我国不是个案,这样的子女应受到严厉的教育批评。由此可以窥见,我国优秀的孝道德育文化教育,应当而且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
引用
喜乐长寿族
2024-4-21 11:12
文章中这个要毕业的留学生为了留在国外生活,说不欠父母的任何东西,是自私享乐的极端表现,是大错特错的。百善孝为先,教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从你呱呱坠地,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省吃俭用供你上学,一直到出国留学,培养成为有用人才。怎么能说不欠父母的呢。父母之恩深似海,乌鸦反脯,羔羊跪乳。难道你连它们都不如吗?!
再说,父母没经孩子同意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很好的养着,不能以付出给孩子道德绑架。这是胡诌八扯,世上万物都是要繁衍生息,传宗接代,不断扩大。上哪里和你商量,又如何商量,真实无稽之谈。养好孩子是父母的义务,同理,孝敬父母,给父母养老送终是孩子的义务。
只要认识一致了,至于孩子的生活地点,可以支持孩子的选择。父母也不必非让孩子回到身边不行,自古就忠孝不能两全。孩子有孝心,在天边也能孝敬父母,没孝心,就住在一个家里父母也得不到照顾。
引用
嘉言懿行
2024-4-21 09:36
这种观点,于情于理于法皆不可取。从法律角度衡量,孝顺是一种法律责任,孩子应该尽力赡养父母;从道德层面来看,孝顺是一种美德,孩子应该尽量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自然规律分析,父母生育子女,历经千辛万苦,在自己获得物质和精神上享受的同时,使子女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享受到人生的无限快乐。这既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需要,也是子女与父母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沟通关系的必然。当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十分落后时,养儿防老,子女回馈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随着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婚姻、家庭以及养老方式等社会现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子女抚养教育、老年人晚年生活等许多过去由个人解决的难题,变成为由国家和社会来解决,使这些过去十分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些变化,迫使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而改变。从大数据统计分析,子女孝顺、父母慈爱,还是占绝大多数的。不管父母经济条件贫乏还是富裕,子女都能够尽力而为,尤其是从精神层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我的一个堂弟家住农村,他的儿子全家移居海外。为了照顾年老的父母,除了经济上保证外,还专门给父母买了手机,上了微信,经常在网上聊天。堂弟夫妻心满意足。
引用
桃园愤青
2024-4-20 19:52
看到本期讨论话题,我想起几天前和京剧票友刚刚练习的《残月清光照寒窗》唱段。这段唱歌是京剧《天下归心》中很有名气的老旦唱段。《天下归心》取材自《左传》“;郑伯克段干鄢”。其中有一个情节是郑庄公掘地和母亲武姜相见于“黄泉”。母亲武姜于儿子相见唱了这段《残月清光照寒窗》,逐月唱出了怀胎生儿之艰辛,尤其是十月临盆生儿好似险赴鬼门关。郑庄公摒弃前嫌与母亲重归于好。剧情体现了中国古人“血浓于水”的孝道亲情。看看论题中所说的,生儿育女并没有得到儿女的同意,真是叫人好笑。父母的生育之恩,深亲似海。老百姓说的好,父母可以养活十个儿女,但是十个儿女不一定能赡养好父母,的确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是难以报答的。父母以及去世了,有时候,思来想去,我们总觉得对父母的亏欠太多了。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就应当陪父母变老。
至于,子女要在国外工作,这都是眼下的事情。父母和子女,都要明白这个道理,孝道和亲情不是以距离和地域来衡量。没有孝心,子女近在眼前也无济于事,有了孝道,子女即使在外国,也是能想方设法孝敬父母的。
引用
纪慎言
2024-4-19 19:02
这个姓孙的妇女,只注意培养女儿成才了,而忽视了培养女儿成人。所以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另类的孩子先是责怪父母没有经过她的同意就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了,之后又不屑父母的养育之恩声称“不欠父母任何东西”。这样的混账东西作为父母当初真是不该生养,如果当初不是教养缺失以及溺爱或奋力让其成才,也不会是如今的结果。随她去吧!这样的孩子在国外和在身边没有什么区别。即然她说不欠父母任何东西,好像倒是父母欠她一个道歉:对不起,我们把你养错了!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