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潇洒出尘 2023-11-13 18:22
我在瑞云祥度夏时,写过很多关于养老的文章,关于养老,大家各抒其见。大多数人人认为养儿防老要不得。有人说当下最流行的养老方式就是抱团养老,和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一起,在乡下租下一处房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很多的例子说明抱团养老弊端很多,间长了,吃的油了、素了、肉了、咸了、淡了、粗了、细了的,卫生、生活习惯的不同,不如意开始产生,然后就开始心里作气,彼此生闷气,自然不开心,开始的初心也就变味道了。
      那什么才是最好的养老方式呢?我想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只能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人与人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这样下次相处才会充满期待,相处起来也更加愉悦和谐。
我在瑞云祥养老公寓时,曾采访过那里的老人,老人几乎都是有儿女的。而当我问起他们儿女的时候,给我的答案却总是:“他们都太忙了,自己的身体不好,不想连累他们,现在的时代不同了,养儿防老也不现实,孩子们那样的忙碌,儿女都在打拼,不想成为他们的累赘。而且来瑞云祥这里也真的是好,有人照顾,有说话的伴儿,孩子们能抽出时间陪您去几个地方旅游做游戏,又能在家陪你几天逗你乐?儿女每一两个星期都来看望我们,这些就够了。”
总之,我们老了,趁自己还能行的时候,安排好自己,我现在就找好了养老院,目前旅居,当真正爬不动了就交给他们常住,这就是我们的归宿。
引用 wmchang 2023-11-3 18:56
养育子女·,瞻仰老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违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言论与行为要不得,应受到人的抛弃。有充裕金钱的大款尹明善,之所以发表“不靠子女养老”言论,靠的是资金充足的底气。
引用 江洲游子 2023-9-28 10:36
补充:我们夫妇曾是空巢老人,7年前迁居女儿住居的城市,就是为了依靠女儿,女儿也希望我们过来可以方便尽孝,我们尽量不给女儿添麻烦,但生病住院尤其是手术确实需要女儿帮忙。大事小事完全依赖子女不可取,或者完全不让子女知情也不可取。
引用 江洲游子 2023-9-27 11:33
我觉得“养儿防老”的观念不能丢,应该与时俱进。过去在没有社会保障的前提下,老人在经济上、生活上完全依靠子女养老,这是必须的,而在今天,有基本养老金的老人在经济上的依靠已经消除,但生活上依靠子女仍然客观存在,即使你有经济能力住进了养老院,解决了具体生活方面的需求,但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仍然存在,无论你是居家养老还是住养老院,都需要亲情,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所以说在当下“养儿防老”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必须赋予它新的含义,至于“不能靠儿女养老”之说不确切也不全面。
引用 嘉言懿行 2023-9-27 09:53
“养儿防老”与“少给子女添麻烦”并不矛盾。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国家父慈子孝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家教家风的体现。简单的“不能靠儿女养老”的说法,或者单纯依靠养老院养老的做法,都有些偏执,有些不妥。养老方式多种多样,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子女数量、工作、年龄等情况,千差万别。作为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子女、身体等条件作出认真选择。我和老伴现在居住的是一座县级小城市,经常和邻居、亲戚、朋友议论养老这个话题。大体上,我们这里的养老主要是居家、住养老院和雇保姆三种方式。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自己能够自理时,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还是要靠子女来做。当年龄过高或者因病不能自理时,便或者住养老院,或者雇保姆,或者居家,或者多种方式轮流。这些方式,哪一种也离不开子女的关心和关爱。
引用 子豪启荣 2023-9-26 21:26
完全赞同尹明善的说法,生儿育女是父母自愿的事,养儿防老是父母“私自”的决定。一个人要对自己负责,对子女负责,但不能对子女进行“孝德绑架”。不能强求胁迫,要教育感化子女,使他们自觉认识到尽孝是义务和责任并付诸于行动。当然如果子女拒不执行这种义务责任,父母又无力自己养老,也可以请求法律帮助解决。养儿防老是一厢情愿的事,自以为可以理直气壮的等靠要,然而子女尽孝却会受到一些制约,当今社会情况下,无论时间、财力都很难做到得心应手。父母,子女需要相互理解体谅,分清轻重缓急,关键时刻有必要牺牲某些个人利益。平时父母身体尚可时,别动不动就麻烦子女,艰难时则一定要告知子女,而子女尽孝不能推,千万别留下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
引用 桃园愤青 2023-9-26 20:19
“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精神支柱。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步淡化了“养儿防老”的观念。有的老人想到是,尽量减轻儿女的负担,养老靠自己。有的后代花钱把父母送进敬老院就算进孝了,很少探望。
我觉得不应该放弃"养儿防老"的观念,如果养儿不防老,生儿育女有何用。我有一位本家的亲戚,乡下农民,今年93岁了,他不爱进养老机构,对两个儿子,四个闺女说,我养了你们,你们必须陪我养老,每人一个月。子女都退休了也很听话,按时会老家陪伴老父亲,我们村里人都说:“他是全村最有福气的老头!”
现在,有的青年人不爱生孩子,宁愿做丁克,除了觉得经济社会压力大之外,其中有一条就是觉得生儿育女没有,于是,他们不管身后事,得过且过,快乐一天是一天。我觉得养老还是要靠儿女的,即使您有钱住进养老院,精神上还是需要儿女关怀的,思想上的关怀比有吃有喝更重要。我的看法是,子女必须担当起赡养父母的责任。这样可以减轻政府赡养老人的负担,为社会分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