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快乐驿站 2023-4-20 17:04
“学历贬值焦虑”折射的是当今的就业难。以前有大学毕业文凭就能就业的,现在持有了本科文凭都很难找到工作,这就逼着学子们去考研读博,获取更高的学历,为的是让未来的就业多一份希望。现在过多的不是毕业生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而是招工门槛越来越高。提高就业率,解决就业难是消除“学历贬值焦虑”症的最终良药。在教育层面,加强招生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这也是解决就业难的一条途径。
引用 蓝色的海洋 2023-4-18 13:10
一边是“学历贬值焦虑”、就业难。一边是考研录取率的持续下降值到不足两成和狂追高学历者。这显然就是一对矛盾。同时,这些现象也向人们发出了一个信号:这就是国家已经不需要或已相应安置不了这么多高学历人才了。基于这种现实,这是我们许多家长和学生们应该明白的道理。在选择过程中,要么你继续坚持去挤这条更窄的独木桥。那就是有挤过去和挤不过去的可能。可能你幸运的挤过去了,将来毕业后也许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有“学历贬值”的可能,你都应该做好思想准备。现实中,研究生毕业后报考区县级老年大学、小学老师和创业单干的已经不在少数。不可否认他们在这些岗位上知识面广的优点。但也不可否认也有的存在着太多学究、钻牛角尖儿、不易接地气的不足之处。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人才浪费现象。因此,我认为每个学生都要结合国际国内用人形势和个人的爱好及能力来确定自己的未来之路。选定就要勇敢的去面对,不后悔,更不要怨天尤人。
引用 江洲游子 2023-4-17 10:47
“学历贬值焦虑”实质上是就业焦虑。大学生包分配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式,追求更加高的学历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家长和高校都无可厚非。就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好事,“水涨船高”,不是学历贬值而是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层次的人才,也反向证明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了社会进步了。“需求”是矛盾的二个方面,竞争机制是残酷的,作为学生和家长必须消除“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高不成”就安心“低就”,低就也不一定是坏事,大可不必为此焦虑。
引用 喜乐长寿族 2023-4-17 10:31
自从毕业生国家不分配以来,每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就很紧张。原来县级医院招聘大学生,现在要求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大学毕业只能考虑到乡镇医院。逼着学子们尽量上高一级的学校,拿高一级的学历,以找个如意的就业单位。目前高学历毕业生就业难,我考虑,一是要各级政府广开就业渠道,给毕业生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各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不要太苛刻,能胜任工作就行。三是毕业生就业不一定要求太高的岗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就好。
引用 wmchang 2023-4-14 16:50
高学历毕业生多了,但单位聘用高学历的相应的职位不多。高学历岗位不是随年份递增而递增。这就产生了高学历人员供大于求的现象。院校不根据社会需求,不根据单位需求,盲目扩招高学历生。使毕业后具有高学历的多余人员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造成因求高学历学习者的求学成本的浪费。要想解决此矛盾。我想:一,有抱负不甘心的同学再发愤图强,励志升入更高一级的学历深造。二,高学历人才,放下身价,就低别就高了。三,用人单位给高学历的人才大开就业绿灯。四,高等院校应远离自身利益的考量,扩招社会适应聘用的高等学历的学子入学。
引用 嘉言懿行 2023-4-14 14:43
好的家风家教是破解“就业难”,避免焦虑的良方妙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一方面是择业者希望找到安逸高薪无风险的职业,所形成的一岗难求的“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者则希望招收到智商高,能力强,薪酬低的从业者,从而形成的“招工难”。这种“两难”现象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法则,将无法避免,长期共存。面对这一看似冷酷严峻,不易抉择的现实难题,我认为好的家教家风,能够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我多年前,在家训中告诫孩子们:“中学毕业后,或升人高等学校,继续深造;或踏上社会,予以就业。一切皆应顺其自然,切勿强求。”我们大家庭中子女辈8人,有的大学毕业,有的高中毕业,他们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找到了合适的职业,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对于孙辈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也传承了我的家训理念。大外孙读的大学工科,毕业后没有靠父母,没有找关系,自己选择了专业对口的大型合资企业,工作稳定,薪酬可观。其余的有的在读研,有的在读大本,都能够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不好高骛远。自然也就不会患上那种所谓的“焦虑症”了。
引用 子豪启荣 2023-4-13 22:13
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体现了社会的更高发展和需求,可以正面理解为我们国家整体发展程度提高了,说明我们国民受教育程度更普及、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了。考研是人生的一条路,找工作也是人生的一条路。通过理解分析一些数据并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人们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向。
 社会在变化,需求在变化,工作在变化,自己可以把控的就是适应各种变化。我们该做的,不是抱怨时运不济,而是要么想办法提升自己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总之,办法总是比问题要多,用行动去适应变化,用能力去解决问题,才是化解焦虑的实用也适用的好办法!
引用 纪慎言 2023-4-13 16:27
学历贬值焦虑的主体应该是那些费劲巴力考研读博好容易有了高学历之后又苦于或者忙于就业的学子以及他们的家长们。那些认为,毕业生们应该放下学历光环,也就是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在就业时不要过多挑剔,把就业当成学习的起点的论点,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的学生考研?就是因为如今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就业者根本没有挑剔的空间与可能。学历要求由过去的大本提高到如今的硕博研究生,让没有高学历的学子望而却步。逼着他们放弃临渊羡鱼而退而结网,考研读博,获取高学历,为自己的就业多一点底气。如今的学历贬值也是大势所趋,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稀少什么东西值钱,过去能够考上大学,就被称作进了象牙塔的宝贝,如今大学生一抓一把,谁还稀罕?随着大本遍地都是了,然后大家又都是研究生毕业,都是硕士、博士了,就差博士后了,司空见惯,没人稀罕,就不值钱了。“北京硕博毕业生首超本科生”,仅是个缩影,不久的将来全国也会出现如此怪象。学历贬值如通货膨胀势不可挡,光焦虑有何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