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星光多灿烂 2020-10-18 07:33
量力而行,是好事。
引用 潇洒出尘 2020-2-28 16:36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国人的美德,老年人有权利决定自己的钱花在什么地方,应该尊重这些捐款老年人的做法。如果他的晚年有考虑已经安排好了,是不应该拒绝的。但是为了献爱心后续的生活和以后医疗费问题受到损失,这种做法实不可取。为了让老人既能达到自己献爱心的意愿,又能不必把存款都用上,可以变通的替老人购置点抗疫用的东西,酒精、口罩等,给老人一份安心。这次疫情中,我也想多做点贡献,我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文登的一家养老院寄去了10桶酒精以表心意。来完成自己对抗疫做点贡献。在家里不出门,不做交叉感染保护好自己,不给国家添麻烦也是对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引用 黄土地 2020-2-27 15:40
疫情期间,许多老人慷慨解囊,捐款相助,值得褒奖。由此我想到献血善举,国家颁发有献血证,同时还有规定,那就是如果将来自己需要血浆,可以得到回报。针对当下老人捐款,我认为,国家慈善事业管理部门不妨也采用这样的做法,现在又老人捐款,可以接受,一旦老人在养老问题上需要用钱,慈善部门不妨归还这些老人的这笔捐款。(安徽肥西.黄璜)
引用 sljdlgb 2020-2-27 15:10
srb1941: 刘老师早晨好!您这个帖子,我细心的看了。我以为,高龄老人和小孩一样,心地善良不说假话。他们看到国家有难,想尽绵薄之力帮助。但也有缺少考虑自己的赡养需要 ...
说的好
引用 srb1941 2020-2-27 06:55
刘老师早晨好!您这个帖子,我细心的看了。我以为,高龄老人和小孩一样,心地善良不说假话。他们看到国家有难,想尽绵薄之力帮助。但也有缺少考虑自己的赡养需要问题的。我建议,根据老年人捐款多少,建立慈善数据库,以便老人日后有困难时救助,建立慈善机构巡视员制度给以关注,让社会更加和谐。
引用 zhouqm 2020-2-20 18:30
精神可嘉,应给与表扬,但不宜鼓励!
引用 马伟亚 2020-2-20 14:40
应该鼓励这些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鼓动,更不应该炒作他们捐款,尤其是捐出全部的积蓄,以致于让他们“倾家荡产”。因为这些老人的钱来得太不容易了,这是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
  当然,如果这些老人真心实意地想为社会做点好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善意地提醒他们要量力而为,不能影响家人及以后的生活。另外,还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做好事,不一定非得捐款”。
引用 laoxian19531120 2020-2-20 10:46
量力而为最好。我们教育系统也捐款了,虽说有规定,却属于自愿。
引用 yeynsn 2020-2-20 08:23
适当捐歀是可以的,都要实事求是!
引用 喜乐长寿族 2020-2-19 20:39
量力而为的善举捐款可以,倾家荡产式的不合适。心是好的,但是,年龄大了自己以后的生活怎么办。有关部门可适当拒收。
引用 子豪启荣 2020-2-19 20:12
不能照单全收,不该让捐款者“弃家荡产”。实在劝阻不听,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给其存一部分到保险公司,以备不时之需。
引用 蓝色的海洋 2020-2-19 15:55
战争来到,这就好比一位年老体弱,身残志坚者要求上前线打仗一样。他的心意和壮举组织上应心领了。但一定要看情况而定。如果让他捐的倾家荡产食不裹腹,反过来国家或大家再去救助他,就不是道理了。那还不如直接由国家出资经费。免去捐款者因事后贫穷而影响生活健康现状发生。捐款应当是量力而行,因心而动。不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
引用 侯从礼 2020-2-19 15:02
行为可嘉,但还是应妥善处理。
引用 桃园愤青 2020-2-19 14:58
有一万元,比起缺吃少喝的人,不算是十分贫困老人,但是,捐出之后会不会影响生计。对这样的老人,单位是了解的,拒收大额,劝导象征性捐出几百就可以了,假如本人得了大病谁来帮他呢?。
引用 蓬莱gyl 2020-2-19 14:10
我同意快乐驿站老师的意见。
引用 xwy 2020-2-19 13:14
“,捐款可以收,但最好不要白收。”同意这句话为此点赞!
引用 xwy 2020-2-19 13:09
无论贫困还是富有的人捐款,也无论钱数目的多少,都是代表了这个人的一份爱心都应该收下不应拒绝!特别是这位拾荒贫困的老人,是发自内心的一片真心更应该收下!同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应为平时对这样贫困的老人,关注不够而感到羞愧!帮助老百姓的生活脱贫,原本也是当地的父母官应尽的责任!
引用 快乐驿站 2020-2-19 12:04
我看劝拒比较合适。
引用 嘉言懿行 2020-2-19 11:41
对确实贫困老人的捐款,要详细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生活困难,缺乏经济来源的,尽量不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