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甘霖露 2017-3-27 14:01
定期和老人相聚还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尊老爱老的意识。老人和孩子得到互补。
引用 赤霞叟 2017-3-25 11:41
管好孩子,不要过多打扰老人,毕竟老人身体变弱,要好好休息。
引用 zhouqm 2017-3-23 11:56
把老人和孩子搞在一起不太合适吧!幼儿园阿姨有福了!有了义务看护人了!噱头!
引用 蒲先和 2017-3-20 16:48
可以实践。实践,才能得出真理。专家的话未必可靠。
引用 又臣玉贝 2017-3-17 20:18
有利必有弊!因为敬老院的老人特殊情况太多!只能说可以试验,不宜推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多听社会、家长的反应!
引用 侯从礼 2017-3-16 20:42
不好说。虽说老人有隔代亲的习惯,但这希望孩子毕竟不是自家的孩子,能不能格外亲就很难说了。
引用 济宁技师院退休 2017-3-16 17:45
大胆的尝试,支持!究竟好处有多少,让实践说话。待实践一段时间,再做总结。(技师学院:李)
引用 文藻 2017-3-16 14:25
好是好,但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老人身体健康问题,特别是有无传染病的问题。还有就是家长看到小孩和不卫生的老人接触后,会不会呵斥小孩,会不会对老人的心情有打击......这样就出来很多矛盾啦!
引用 玛丽 2017-3-16 11:00
很多东西都是在摸索试验中,可以运作一段时间啊。另外就是看看家长的态度如何。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引用 金陵叟 2017-3-16 05:02
贵州老人不怕吵,
幼儿进院同养老,
好坏实验才定论,
奇思妙想挺周到。
呵呵。。。。
引用 八月树 2017-3-15 22:24
这种方法不可取。老人喜欢孩子,只是在适度的时候,如果成天在一起,吵吵闹闹,肯定不会喜欢。家长都喜欢自己的孩子吧,如果让家长成天抱着孩子,家长也受不了。再者,人老了,脑萎缩的老人不会少,行为不当伤了孩子,咋办?
引用 情义2011 2017-3-15 22:01
老少同乐,情趣互补,方式不错,值得提倡!
引用 喜乐长寿族 2017-3-15 20:35
方法不错,老有天伦之乐,幼有爷爷奶奶疼爱。
引用 泗水老科协315 2017-3-15 20:15
支持这种做法並推广。
引用 泗水老科协315 2017-3-15 20:15
支持这种做法並推广。
引用 笠翁立仁 2017-3-15 18:58
因为养老院的老人普遍存在空虚寂寞的问题,和孩子共处,有益老人的身心健康。养老院和幼儿园可以相连,这样可以形成“祖孙乐”的小天地,对老对小都有好处。在保证双方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这样的模式今后会逐步推广。
引用 子豪启荣 2017-3-15 17:40
天伦之乐,各取所需,科学管理,相得益彰。
引用 贯之 2017-3-15 16:47
总体上说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宜一刀切。总有些特殊的老人和特殊的孩子。对适宜的也要有个相处的时间规定和活动内容的策划。
引用 gabee 2017-3-15 16:24
这办法好!老人对孩子有着天然的疼惜,一定能相处融洽。“老幼”结合的模式能活跃老人的生活氛围,让他们在跟孩子接触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欢笑,让老人减少“孤独感”。老幼结合,互相影响!
引用 桃园愤青 2017-3-15 15:53
敬老院和幼儿园有不同的管理方式,而且必须很到位,不能取得半点抄错。敬老院是公益事业。幼儿园是教育事业,据说,将来幼儿园也要纳入国家计划为公办。幼儿在家里有爷爷奶奶,在敬老院里,还是看到的爷爷奶奶,老人们是天伦之乐了,还是是否喜欢这种环境呢。再说了,孩子在幼儿园里看到死亡和老弱病残的现象多了一点。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蓬勃向上的成长。我反对!
引用 快乐驿站 2017-3-15 15:10
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孩子尊老爱老的意识,也会给或多或少存有孤独感的老人增加一些快乐。但我不赞成幼儿与老人朝夕相处,因为毕竟幼儿和老人在性格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孩子的活泼好动,容易对老人带来不安全因素,老人对孩子的娇惯溺爱,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孩子的各种活动,还要在老师的指导和培养下进行,老人代替不了老师的作用。
引用 一砾 2017-3-15 14:08
天伦之乐!
引用 静善 2017-3-15 13:32
这样的办法太好了!我觉得养老院和幼儿园做邻居就很好,保持既各自独立又能够互相联系。现在很多老人忙于接送孙子孙女去幼儿园,如果幼儿园和养老院办在一起,老人孩子日托全托都可以,老人孩子一起“上学”一起“放学”,省事省时,节约资源。
引用 麻旺喜 2017-3-15 12:55
儿童尊老、老人爱幼、和睦相处、但还是必须要配置一定的幼儿园教师,因为我们这代人比仅时代不一样与现代人思维有差别,幼儿时期是人的起步线,现代知识的起步线全部申老人们承担还待完善,不然待上小学时与整体幼儿圆及小学时代教育知识接轨会出现差异的,一句养老院里办幼儿园是好事但综合看待还是要完善,才能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方能坚持下去,否则三年后上小学时有现代常识的差异问题就来。
引用 乐天派 2017-3-15 10:38
从理论上说可行可试。点赞!
12下一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