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静善 2015-11-4 09:49
粮食自产自足最好!依靠进口粮食,在安全性上不放心!
引用 野石 2015-10-8 23:37
粮食“三量齐增”折射出政府调控能力的苍白,是放任市场的无政府主义的作为,是懒政的表现,是隐藏在繁荣下的危机……
引用 王智新 2015-9-22 16:03
国家宏观调控,把握住一定的度,是好事。国内的粮食生产不能放松,应引导注重提高质量。国家应限制并最终消灭转基因食品。
引用 东岳 2015-8-29 19:10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这么大个国家,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多存点粮食还是必须的。
引用 赵育才 2015-8-29 06:18
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以国内粮食生产为主,适当进口部分粮食。必须保证足够多的库存.
引用 牟平燕子 2015-8-24 10:19
以国产粮食自给为核心
引用 雾海帆影 2015-8-23 17:50
同意纪老师的观点。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以国内粮食生产为主,适当进口部分粮食。必须保证足够多的库存,备战备荒的概念还是必须的。
引用 jnxjszlyy 2015-8-22 17:23
纪慎言: 最高目标是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所以我说,无论是国人自己种自己收,还是有计划地进口粮食,只要是能够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都应该支持!
同意纪老师的意见。我是个经济知识盲,有关粮食问题的政策知之也甚少。天大地大,不如保证十几亿人口吃饱肚子的事情重大:千好万好,政府在制定决策时,应当把粮食政策安排好:十几亿人口吃粮问题大哉!保持人类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第一是空气;第二是水;第三是食物(其中粮食为首吧?)。试想一下:没了空气能活几分钟?没水喝能活几天?断了粮呢,又能活多久?粮食问题不可忽视!
引用 侯从礼 2015-8-21 09:54
出现三量齐增的现象,我认为产量增加,库存量增加是好事,俗话说,家有存粮,荒年不慌,一旦遇到农业上的自然灾害,大量库存的粮食,就可度过荒年。而粮食自给自足了,而又有大量的库存了,又何必大量进口呢?人都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亮,难道说外国的粮食也比中国的好吃?
引用 xinshan1945 2015-8-20 11:10
粮食大量进口,“三量齐增”现象并不是粮食生产出了问题,而是粮食价格政策方面需要调整和完善。
   和老年朋友聊天:“一路一带有什么机会?”我说那是国家战略,宏观决策。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应该关心的是微观层面上政策的变化,我们大都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因此;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金融风险观注较多,“三量齐增”已经成为中国粮食面临的新问题,如果任由这一现象继续发展,将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继而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与矛盾。
引用 红心结 2015-8-18 16:10
我认为国家粮食尽量自给自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多数不种地,一定存在社会隐患。今年出去打工的很多都没有找到工作回来了!境况堪忧!
引用 仙公山人 2015-8-18 15:48
“三量齐增”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三量齐增”是否能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因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的国家利益。在这个前提下,要切实维护好粮农的利益。要保证农民丰产丰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好国内粮食生产。至于,粮食进口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虽然现在是市场经济,但政府这只手的作用,该发挥的时候还是要发挥的。何况,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事儿,政府能有丝毫的含糊?
引用 快乐驿站 2015-8-17 15:44
国外粮价为什么那么低?这是要考虑的根本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过去说八亿农民,那么多农民都围着土地转,生产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国内粮食生产量增加是必然的。要维护农民利益,粮价低了不行。现在的情况是,一家子种着那几亩地,粮价再高也不能解决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当前的土地分配制度要改革,土地管理要转型。另一个问题是劳动力要转型,要帮农民创造条件,除了大力发展特种农业,要鼓励农民在土地以外去创业。还有一个问题是降低种地成本,化肥、种子、浇水、机械费用都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的收入。
引用 农机人喜 2015-8-17 08:01
从粮食安全上考虑,还是自给自足更稳妥些,这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会受制与人。国际上粮价便宜,国内又有库存条件,适当进口一些也是必要的。总归我国是人口大国,家里有粮心里在慌。
引用 蒲先和 2015-8-16 18:18
“三量齐增”现象并不是粮食生产出了问题,而是粮食价格政策方面需要调整和完善--不同意这观点。靠“贴补”不是办法,关键是国内粮食生产成本要降下来:靠科学、靠改革生产方式。
引用 生命树1335460794 2015-8-16 11:46
我国是人口大国,确保粮食安全是大事。吃饱饭、吃好饭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假若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谈什么幸福?挨饿的滋味我们想起来就心有余悸!
       你有他有不如自己有。自己多打放心粮,吃不了,多存放心粮,心里才不慌,才是正道。图便宜靠进口,终归说是消极的权宜之计。
     不图便宜靠自己,  不靠别人靠自己,种好自己的地,多打满意粮,自足有余才是硬道理!
引用 古帆 2015-8-15 20:03
鄙人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经济学家,不懂三齐增的意义所在。因此无法评论。但是,从消息发布用语看应该是好事情。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又进口一定量的粮食调节国内粮食品种不平衡保障群众生活的要求,还是一条重要的经验。
引用 1973764203 2015-8-15 11:58
我同意纪慎言老师的观点,最高目标是保证国家利益安全。
引用 纪慎言 2015-8-15 11:36
最高目标是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所以我说,无论是国人自己种自己收,还是有计划地进口粮食,只要是能够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都应该支持!
引用 缔重究 2015-8-14 17:16
我是外行,讲的不当望大家指教!我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国家有战事发生,可以多囤积粮食,如果国内天灾,欠收,可以多进口以满足需要。除此之外,我赞赏粮食自给自足。就是进口粮食价格优惠,也不能完全依靠进口,万一有不良国家掐我们的脖子,那时后悔就晚了。还是那句老话,仓里有粮,心里不慌。
引用 昔日老兵 2015-8-14 16:35
这个问题讨论的好,可惜大多数人都是外行,不是农业问题专家。凭想象说, 中国是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一旦粮食出问题,那可就要天下大乱了,不战自败。好办法是农业走集体化、多样化、产业化的道路。土地不一定都要种粮食作物,多条腿走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搞补贴,不如谋发展。
引用 hych 2015-8-14 15:42
gajlgk: 适量再增加粮食补贴。
确保国产粮食自给!
引用 农机人喜 2015-8-14 14:53
国外粮价低,应该进口。我国人口多,增加库存也是必需的。国内粮食生产量增,我觉得还是农业比重高造成的,不一定是粮价过高的问题。我觉得该从劳动力转移上动脑筋,从粮食加工上消化粮食库存,让更多的的人从事服务业,这样既不因压低粮食价格影响农民收入,也能促进产业升级。
引用 gajlgk 2015-8-14 14:24
适量再增加粮食补贴。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