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阳信县法院 2016-3-31 16:58
休闲少了总期盼着,受点苦累并快乐着。
引用 jnrblgb 2015-5-29 11:03
同意以上的观点
引用 zongyisun 2015-5-19 13:40
我认为这是个很复杂的社会课题。从法律层面上讲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但从传统观念和当今社会现实来讲,大多数祖辈都在尽着这份义务,其中有乐也有累。我的孙子是由双方老人轮流照看,虽然双方老人都有各自的难处,且身体也都不是很康健。我和亲家都不在儿子儿媳工作的地方居住,为了照看孙子我曾建议接到我们身边或是我们出费用聘用一个层次较高的保姆,但这两项建议儿子儿媳都不同意采纳,理由是孩子离开父母不利于培养、难耐牵挂之情,再好的保姆也不如自己的老人照看放心。无奈只有按照儿子儿媳的要求舍家进城轮流照看孙子,各自的困难各自克服,当然看到孙子快乐成长我们也有天伦之乐和幸福之感,等到孙子上初中以后再考虑我们自己的养老事宜吧。现在又放开了单独二胎的政策,我们是既喜又忧,如果儿子儿媳真想要二胎,到时怕是很难像现在一样担负起照看第二个孙辈的义务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看身体状况尽力而为。
引用 hych 2015-5-18 12:27
赵育才: 这种情况很多。提出来让大家探讨很有意义。既有天伦之累,也有天伦之乐啊。孩子父母要体谅爷爷奶奶姥爷姥娘的辛苦,老人累也高兴。
引用 hych 2015-5-18 12:26
蓬莱gyl: 我同意嘉言老师的意见,带孙辈孩子,要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为辅。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享受家庭父母的爱,体会家庭的温暖,还有利于让孩子们体会父 ...
引用 蒲先和 2015-5-13 17:57
从道理上说,爷爷奶奶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但是道理归道理,老传统是不能以“道理”来解释的:总不能老两个坐在家里看电视,让儿子、儿媳请假去履行他(她)们的义务接送孙子吧。因此自添了孙女之后,我和老伴就一直帮忙照顾,上幼儿园、上小学也一直帮忙接送,直到上了初中。其间有劳累,确实也有天伦之乐。我们老两个的原则是“不推不揽”——孙女自己看,不推给孙女的姥娘;外甥女由她奶奶看,各负其责。
引用 醉卧兰亭 2015-5-13 16:24
世上都说隔辈亲,未曾哄儿常抱孙。

儿女工作时间紧,老人闲着多帮衬。

家族传承莫嫌累,自家孙子自家亲。

眼见孙辈已长成,上下和睦慰人心。

我的孙子已经是211工程的大三了,再有一年就大本毕业。儿子媳妇都上班,工作繁忙,孙子从小就是由我和老伴带大的。现在每次放假回家,首先来看看爷爷奶奶,这就是亲情,这就是天伦之乐。我愿意,我开心。
引用 舜耕山夫 2015-5-13 10:56
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含饴弄孙,人之常情。老人是否要带孙辈,没有必须,要看实情。首先,父母是抚养子女的第一责任人。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科学性上都是明确的,毋容置疑的。至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虽没有直接的责任,但作为直系血脉,对孙辈的爱抚、帮扶还是很应该的。不过“应该”不等于“必须”,还应看老人自身的“实情”:一是身体状况,二是是否情愿。两者均须考虑。
引用 zhaoping 2015-5-13 10:55
我觉得孩子主要应该由父母照顾管理,实在没时间可找保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体可以的话,也只能做辅助。我今年已是古稀之年,虽然身体还行,但看孩子实在觉得难以胜任。如果年轻十岁的话,可能还能帮忙。
引用 仙公山人 2015-5-12 21:09
孩子应该主要由父母养育,老人起辅助的作用。子女不能把孩子全部放手给老人,不管不问;老人也不要把孩子的事情尽收怀中,包揽过多。因此,子女、老人都要各自找准定位,把握好各自的角色,承担好各自的责任,从而尽心尽力、齐心协力地把孩子的事情办好。
累还是乐,全在心境。带孩子也是如此。所以,父母和老人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相互理解,顺畅和谐,不委屈不抱怨,从而心情舒畅,累并快乐着,才能享受到天伦之乐。
再说,就是带孩子,老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试想,一个人一旦失却了自己的生活,还有快乐可言吗?
引用 无忧花开 2015-5-12 20:25
带孙子应以儿媳为主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为辅。
引用 tlgma 2015-5-12 17:56
其实这是个很尖锐的社会问题,年轻父母也不想都让老人带孩子,可是怎么样呢,小夫妇应该刚上班没多久,都有自己的工作,孩子怎么办?如果家庭好一些,能够请保姆看,但大多数还是没有那个能力。这个话题很沉重,我就是这种情况,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也是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我不忍心让父母帮带孩子,但是能怎么办呢,现在就是我们双方的父母轮流帮看着,我能怎么办呢???
引用 陈国领 2015-5-12 17:50
子孝才有天伦乐,看孙只是做佣人。
依老省事私心重,养儿才知父母恩。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给儿孙当马牛。
引用 阳谷李台党支部 2015-5-12 17:09
从来没觉得爷爷奶奶辈的看孩子是理所应当,自己的孩子自己看才是理所应当。父母已经操劳了大半辈子,到了该好好享受生活的时候了。身体情况允许,跟孩子一起玩,享受天伦之乐,身体情况不允许,就要多多照顾好自己。大部分时间孩子都应是父母照看。看过听过太多父母养完儿女,再接着看着儿孙,就这样儿媳妇还嫌老人不中用的故事,心塞。平时就应给儿女灌输这样的观念,“顶梁柱”不应把重担压在父辈身上,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孩子、父母的交代。总之,“中间一代”很重要,他们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观动力。
引用 房县关工委 2015-5-12 16:01
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为辅。
引用 阳光快乐 2015-5-12 12:23
好多长辈是像周奶奶那样透支健康、力不从心地带着第三代,自己受累,搞垮了身体,这样是不行的。量力而行吧!
引用 纪慎言 2015-5-12 10:40
查《现代汉语词典》得知,所谓“天伦”,古代指父子、兄弟等关系:天伦之乐。由此看来这个所谓的“天伦之乐”自古以来就没有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的什么事。因此过去在看自己的儿子时,因为有这份“天伦”管着,累不累都是乐。可如今看儿子的儿子就不一样了,愣借了这么一个“天伦”来为自己撑腰,然后自己忙活;如果觉得乐呢你就不觉得累了,如果觉得实在是累得不得了,那就绝对不会再觉得乐了。我觉得现在大多数老年人看孙辈都是屎壳郎扛磨盘——硬撑。多好像是自己熬的酸甜苦辣一锅汤!
引用 阳谷七级党支部 2015-5-12 10:39
带孩子也有很多快乐,关键是心态要好。自古至今中华传统大致就是这样的,没什么不好的。
引用 吕京蝈1949 2015-5-12 09:21
妈生儿女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
不是爷奶不愿养,只怨儿媳心不放。
现实大多是这样,隔代相亲心欢畅。
引用 桃园愤青 2015-5-12 08:43
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爷奶有能力,辈帮助看孩子是应该的,减轻了儿女的负担,儿女能集中精力工作,这也是对色会做贡献。父母带多长时间呢?我想也就是6年吧。等到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爷奶就可以轻松点了,就可以放手了,孩子有了独立能力了。这对爷奶、孙子都有好处。爷奶可以轻松点,有了自己的独立的空间,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克服了对爷奶的依赖,有利于孙子的成长,还可以加深了孙子对父母的感情。孩子还是跟父亲生活的时间长啊!我现在就不用管孙子的事了,有时候儿子媳妇开会,我们才过去帮帮忙。
引用 赵育才 2015-5-12 05:20
这种情况很多。提出来让大家探讨很有意义。既有天伦之累,也有天伦之乐啊。孩子父母要体谅爷爷奶奶姥爷姥娘的辛苦,老人累也高兴。
引用 喜乐长寿族 2015-5-11 19:44
看带第三代,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娘不可推卸的。我们家庭的原则是:外孙内孙一样看待,第三代上学前找个小保姆,我和老伴辅助,买菜做饭都可以。上学了就以第二代为主,真忙的话,打个电话,我接到通知立即就去接送学生。绝不大包大揽的全部承担,晚上让学生跟着爸妈回家。这样既有利于他们小家庭的亲密,又有利于第三代的学习,成长,并且三代人的大家庭也欢乐祥和。目前,我的大孙女已经结婚,二孙女和外孙都上大学,小孙女上四年级。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从来没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老老少少和和睦睦,亲情浓浓。
引用 蓬莱gyl 2015-5-11 18:55
我同意嘉言老师的意见,带孙辈孩子,要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为辅。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享受家庭父母的爱,体会家庭的温暖,还有利于让孩子们体会父母的幸苦。以便更加疼爱自己的父母。我家孩子的孩子是我们白天看。晚上他们接回去,上班前送到我家,中午孩子在我家吃,晚上再接走。晚上我们不管。这样既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我们又能享受天伦之乐。我们的孩子非常孝顺,亲家之间也和睦相处,谁有时间多带,从不攀比。我的大外孙女已经出嫁,大孙子大学毕业后已工作了。还有两个孙辈正在上学。孙辈们在他们父母的影响下,对我们也十分好。我们很幸福,享受了天伦之乐。也帮孩子减轻了负担。
引用 1.4 2015-5-11 18:48
根据老人自身能力和条件,能够出力照看当然好,不能照顾也希望年轻的父母理解。
引用 桃园愤青 2015-5-11 18:10
贺满月

    好友孙子满月,顺口来几句以示庆贺也是我的体会。

养孙喜,喜心里,家添人丁有朝气。儿子升级我长辈,天伦之乐刚开启!

养孙累,累断腿,洗刷做饭还管睡。胖了儿媳孙长重,瘦了老娘无怨悔。

养孙迷,迷难离,一会不见就惦记。喜他睡中张笑脸,乐他拉撒无臭气!

养孙乐,乐呵呵,一月长到十斤多。啼哭嬉笑皆入耳,胜似歌厅赏音乐!
12下一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