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空间
收藏
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共产党新闻网
共产党员网
国家老年开放大学
灯塔—党建在线
微信
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党建
博客
报刊
视频
理财
山东兵
志愿者
河北《老人世界》
山西《山西老年》
内蒙古《老年世界》
吉林《夕阳红》
江苏《银潮》
江西《老友》
山东《老干部之家》
河南《老人春秋》
湖北《当代老年》
湖南《老年人》
广东《秋光》
广西《老年知音》
四川《晚霞》
陕西《金秋》
贵州《晚晴》
山东省
济南市
济南市
历下区
市中区
槐荫区
天桥区
历城区
长清区
章丘区
莱芜区
平阴县
济阳县
商河县
青岛市
青岛市
市南区
市北区
李沧区
崂山区
黄岛区
城阳区
即墨市
胶州市
平度市
莱西市
淄博市
淄博市
张店区
淄川区
博山区
周村区
临淄区
桓台县
高青县
沂源县
枣庄市
枣庄市
滕州市
薛城区
山亭区
市中区
峄城区
台儿庄区
东营市
东营市
东营区
河口区
垦利区
广饶县
利津县
烟台市
烟台市
芝罘区
福山区
牟平区
莱山区
龙口市
莱阳市
莱州市
蓬莱市
招远市
栖霞市
海阳市
长岛县
潍坊市
潍坊市
潍城区
奎文区
坊子区
寒亭区
寿光市
诸城市
青州市
高密市
安丘市
昌邑市
临朐县
昌乐县
高新区
滨海区
济宁市
济宁市
任城区
兖州区
曲阜市
泗水县
邹城市
微山县
鱼台县
金乡县
嘉祥县
汶上县
梁山县
泰安市
泰安市
泰山区
岱岳区
新泰市
肥城市
宁阳县
东平县
威海市
威海市
环翠区
文登区
荣成市
乳山市
日照市
日照市
东港区
岚山区
莒县
五莲县
临沂市
临沂市
兰山区
罗庄区
河东区
郯城县
兰陵县
沂水县
沂南县
平邑县
费县
蒙阴县
莒南县
临沭县
德州市
德州市
德城区
禹城市
乐陵市
宁津县
齐河县
陵城市
临邑县
平原县
武城县
夏津县
庆云县
经济技术开发区
运河经济开发区
聊城市
聊城市
东昌府区
临清市
冠县
莘县
阳谷县
东阿县
茌平县
高唐县
聊城开发区
聊城高新区
滨州市
滨州市
滨城区
博兴县
惠民县
无棣县
阳信县
沾化区
邹平县
滨州开发区
滨州高新区
北海新区
菏泽市
菏泽市
牡丹区
曹县
定陶区
成武县
单县
巨野县
郓城县
鄄城县
东明县
菏泽开发区
老干部之家
›
首页
›
查看评论
推动基层就诊,您看病放心吗?
评论 (28)
|
发表评论
引用
yishanguanlinha
2015-6-9 08:53
支持!
引用
蓬莱gyl
2015-2-22 20:47
我同意玛丽老师的意见!
引用
牟平水道一支部
2015-1-29 09:14
我赞同“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关键是推动社区医院资源配置!”社区医院连个心电图都看不明白,不往大医院走怎麽办?
引用
asg234
2015-1-27 18:36
去小医院或大医院要视病情而定,我看病的途径是:感觉是小病、轻病、常见病就先去小医院,看不好再去大医院检查治疗。
引用
gajlgk
2015-1-26 08:51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关键是推动社区医院资源配置!!!
引用
喜乐长寿族
2015-1-24 19:45
赞成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新举措。关键是要加强基层的医疗技术骨干。
引用
lsxslj
2015-1-23 22:48
上头想法是好的,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把基层的医疗设备和医资解决好。
引用
xinshan1945
2015-1-23 17:17
一般cT、核磁共振检查在县级医院基本都能确诊,患重病治疗就得选择大医院。根据目前状况: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局面还是可行的。
引用
山野文香
2015-1-22 15:48
建立基层医疗基础设施,人才跟进,也不是不行!关键是让病人感觉放心就医。
引用
湘潭的球球
2015-1-22 13:12
赞成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新举措
引用
昔日老兵
2015-1-21 10:13
赞成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新举措。中老年人,大多久病成医快“老马识途”了。现在关键的是小医院,社区门诊要提高医疗业务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增加药的种类,进口药,特殊的药(好药)应该有,不能一问三没有。疑难病症还是要去大医院的,小病小医院,大病大医院,希望有关部门能提供方便即可。
引用
冰凌花OK
2015-1-20 22:26
对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是赞成的。
引用
仙公山人
2015-1-20 20:47
对推行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是赞成的。放心地在社区诊疗,这要看情况。头疼脑热的,在就近方便的地方拿个药、打个针能解决问题的,肯定不去远地方、大医院。但是,如果需要检查确诊、甚至动手术的病,能去大医院还是去大医院。因为,生病不是闹着玩的。谁不愿意把病看准、治准,快好啊!这不是多花几个钱少花几个钱的事儿。
去大医院看病,不是偏见。大医院看病和基层比,条件好、医术高、看的准。现在经济状况好了,政府还有医疗保险、新农合,看的起病了。有了病,谁不愿意到大医院去看啊。毕竟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啊。
“分级医疗”好是好,真正实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一个过程。比如,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基层医疗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高、得到人们的信任,等等,需要做的事情多的是。工作做好了,这个过程可能会短一些。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引用
金鸡居士
2015-1-20 17:08
非常赞同。
引用
玛丽
2015-1-20 16:49
为什么不能像学校老师交流那样的方法拿到医疗单位去施行呢?定期轮流把大医院的医生派往基层社区门诊坐诊看病。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可以解决大医院看病难,小门诊无人去的问题。
引用
水灵山美
2015-1-20 14:15
医疗分级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如何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形而上学是个问题。现在的头痛脑热,感冒发烧,上社区买药看病,十有八九会做检查,一旦检查十有八九就是高血压,高血糖之类的常见病,而一旦查出来,就会奔着不差钱,用好药,看名医的念头奔上级医院去了。而基层医院也不敢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点,得过且过。
引用
济宁技师院退休
2015-1-20 11:40
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是造成当前“门可罗雀”现象的客观原因。这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加以解决,必须有计划、切实可行地加快医疗改革的步伐。
引用
温柔的小白兔
2015-1-20 11:24
希望各地都能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局面。
引用
hbx
2015-1-20 11:10
医疗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加强基层医疗力量是发展方向。
引用
jnrblgb
2015-1-20 11:00
小医院和社区医院病患稀少的原因,除了医疗条件和医资实力较于大医院有差距外,恐怕更重要的还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看病就上大医院,挂号就找名专家”的不信任的心理作祟。推行“分级诊疗”,并在门规等医保范畴酝酿报销比例向基层明显倾斜的改革,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大医院各司其职,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局面。
引用
张继利
2015-1-20 10:29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局面。
对于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方式的推行,是可行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医疗费的报销问题!
引用
桃园愤青
2015-1-20 10:07
经常和当地医院交往,就有了医生朋友。小病就到基层医院看。大病就请教自己的医生朋友,请他们当参谋。小病到基层,大病到大医院。2008年,我到北京安贞医院做了一回,心脏造影,我的感觉是一级有一级的水平,大医院的服务质量就是不一样。
我的感觉是基层医院的医生继续培训,我的一个学生分配到了乡镇医院快20年了,一次培训也没有参加,基层急需全科医生。
到基层还是大医院,去哪里注意还是得自己拿。我现在至多是到县级医院了。到大医院,还得托人,麻烦!
引用
笠翁立仁
2015-1-20 10:06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局面很好,由于医疗报销规定是县级医院,在社区诊所不报销。所以就不得不上县级医院。
引用
快乐驿站
2015-1-20 09:37
小病小灾还是就近在小医院方便些,有了大病还是要去大医院。在小医院被误诊延误了治疗的情况也不少见。就现在的情况,有病在小医院耗着,那就是冒险。
引用
纪慎言
2015-1-20 09:34
有了病,自己心里有数的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找大夫看病治疗,既方便也省钱;自己心里没数的病而且感觉不是一般的不好,就赶紧去医院而且最好找专家,这时候多花钱买个明白,值得!需要动手术了,尤其是要做开胸的大手术,尽量去有名气的大医院,一样花钱,不一样的效果。总而言之,不能一概而论,当然不生病最好;既省事又省钱还省得受罪。
1
2
/ 2 页
下一页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