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查看评论
引用 老老顽童 2012-2-9 15:46
嘉言懿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物价的飞速上涨。压岁钱也由原来的几毛增加到几元、几十元到数百元。近年来甚至有的涨到千元或者数千元。面对压岁钱飞涨的趋势,不少人 ...
每年过年,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些个感受,和咱国家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说起压岁钱,以前我都给孩子们,如今孩子们长大了,开始给我钱了,真开心!
引用 齐鲁风韵 2012-2-9 15:44
蒙阴黄家德: 过年,实际上是给全家人提供一个相聚的平台。特别是出门在外的车轻人,更渴望在过年的时候回家看看妻儿老小;而留守在家的父母或子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又期盼 ...
令人敬佩
引用 蒙阴黄家德 2012-2-5 23:49
过年,实际上是给全家人提供一个相聚的平台。特别是出门在外的车轻人,更渴望在过年的时候回家看看妻儿老小;而留守在家的父母或子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又期盼着亲人回家过年。所以,作为我们年长者并且在单位上班的人,要体谅年轻的同事,把回家过年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主动承担起单位值班的任务,让他们在家安心愉快地过一个幸福、团圆年。今年我就是这样做的。
引用 嘉言懿行 2012-2-4 10:1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物价的飞速上涨。压岁钱也由原来的几毛增加到几元、几十元到数百元。近年来甚至有的涨到千元或者数千元。面对压岁钱飞涨的趋势,不少人产生了抱怨情绪。说这是社会风气下滑,重钱轻德的表现。说这样下去,容易对孩子产生拜金主义的影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咋听起来,这些顾虑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认真分析一下,便觉得有些大惊小怪,有些杞人忧天了。压岁钱作为一种民间习俗,能够在社会上长期保存流传下来,而且经久不衰,说明它有其存在的价值。我认为,压岁钱是长辈与晚辈孩子们感情交流的载体。当你把十元、百元塞到呀呀学语的幼儿小手里时,孩子响亮稚嫩地说声谢谢爷爷或者奶奶时,你不感到十分惬意和满足吗!至于涨价,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工资长了,物价长了,有钱的富人也多了,压岁钱怎么能不长呢!尤其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子女为我们花了那么多的钱,我们适当的拿出一些钱作为回报,是完全应该的。再说压岁钱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自己因人制宜,量力而行,完全没有与别人攀比的必要。
引用 嘉言懿行 2012-2-4 10:10
不知从什么时间,有了过年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习惯。它象一条不成文的硬性规定,人人都要遵照执行。节前,和老伴商量,说“现在什么都涨价了,压岁钱是不是也要提一提?”老伴说:“应该。”于是,两人拿出事先买来的红纸包,找出很长时间挑选积攒的崭新的百元钞票,装了一摞厚厚的红包,放在那里备用。

    初一那天,一大早孙女忙着问爷爷、奶奶好。老伴乐呵呵地把红包塞到小孙女手里。小孙女拆开红包,把一摞钱捏在手里,数来数去,不知道多少张。后来交给了妈妈。媳妇接过钱,高兴地说“怎么给了这么多?”老伴回答道:“不是什么都涨价吗!再说,你们回来大包小包的,也花了不少钱。我们留着钱干什么!”不一会儿,外孙,外孙女来拜年,一些亲戚、朋友领着孩子也来了。照样分发了红包。
引用 不舟客 2012-2-2 08:50
子豪启荣: (接上文)   初四,两位学兄老友来我家聚饮,感慨颇多。我们相识相交已三十余年了,一直关系密切,亲如兄弟。回首往事,慨叹岁月沧桑,“人生易老”。再有一个三 ...
老弟的感触真切、恰当。很多想说的话你都替我说了。
引用 子豪启荣 2012-2-1 12:20
(接上文)
  初四,两位学兄老友来我家聚饮,感慨颇多。我们相识相交已三十余年了,一直关系密切,亲如兄弟。回首往事,慨叹岁月沧桑,“人生易老”。再有一个三十年,三人再聚首,那必定是奇迹,但愿能实现!
   初五,“拜把兄弟”四家共十四人进餐。结交三十年来,每遇大事,我们都共同商量,互相支持帮助。特别是某兄弟个人危难之时,其余兄弟不遗余力,挺身相救,真可谓义薄云天,情同手足。每每想起,倍感亲切,甚觉欣慰!
   初六,应二弟之约,亲人会餐。十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充分体会到什么叫血浓于水,骨肉至亲!
引用 子豪启荣 2012-2-1 12:18
新的一年开始了。即便是龙年,也和其它年一样,我们又长了一岁。所不同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样的事情,却有了不同样的感觉----
   初一,与往年一样,给父老长辈拜年,遇到几个年轻时的“仇家”,双方竟不约而同的互致问候,寒暄示好。一下想起,“冤家宜解不宜结”、“相逢一笑泯恩仇”。一直在外工作多年,偶而回家没大注意,今年真切领悟到还是乡亲乡情更淳朴些。
   初二,全力以赴“招待”女婿、女儿、外孙。女儿女婿都有正式工作,家境殷实。他们开车而来,却并未带多少礼物,直接奉上一张存折,且数目不小。我也给小外孙一个红包,直接“钱钱交易”。想想好笑,真是“不差钱”了吗......
   初三,“拜泰山”,见岳父岳母身体还好,但老态更甚。前几年我与妻虽有孝心,却未多孝行。想到不管男方女方,同为父辈,以后都应认真孝敬。今天,先学昨日女儿女婿做法,“奉上”几张百元钞(不便明说,数目远低于昨日所获存折),可亲可靠,实在实惠,以后就这么做......
引用 齐鲁风韵 2012-1-29 08:42
清玉斋主: 谈怎样过年,试做一宝塔诗,不成熟。请各位朋友指正。                 宝塔诗  - 年节读书乐 年 温馨  悠然 品香茗  有余闲 书刊杂陈  清风拂案 茶香伴书香  雨 ...
充满书卷味道的年,修身养心,欣赏了!
引用 齐鲁风韵 2012-1-29 08:40
asg234: 我今年过年基本上同于往年,即春节前购物准备过年,初一吃饺子拜年,初二至十五走亲戚待客。此外我还有几点不同的,第一是我新编了两副对联抒发自己的情怀,大门 ...
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加上祖上传下来的风俗,鞭炮一响,孩子们一围......这年就是我们想要过的年。
引用 齐鲁风韵 2012-1-29 08:36
皎洁: 送火神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五,天不明,我就起来送火神。       送火神,各地的时间不同,有正月初四送的,有初五送的,还有初七送的;内容和形式也不一样, ...
地方的风俗真有味道。
引用 清玉斋主 2012-1-28 21:09
谈怎样过年,试做一宝塔诗,不成熟。请各位朋友指正。
                宝塔诗
-        年节读书乐

温馨  悠然
品香茗  有余闲
书刊杂陈  清风拂案
茶香伴书香  雨露润心田
俯仰古今往事  漫看风云变幻
增知益智添乐趣  养心怡情促身健
引用 asg234 2012-1-28 19:39
我今年过年基本上同于往年,即春节前购物准备过年,初一吃饺子拜年,初二...走亲戚待客。只是这一年换了一些心情,一是我新编了两副对联,大门,上联是:乐辞旧岁;下联是:笑迎龙年。横批:国富民安。堂屋门,上联:莫悲两鬓霜雪寒;下联:且喜满园儿孙艳。横批:春风满堂。二是过了一个团圆年,两个儿子儿媳,两个女儿女婿,还有孙子、外甥、孙女、孙婿等十五人都到我家过的年,亲人欢聚一堂。我备了三桌丰盛的酒席,孩子们给我祝酒,祝我长寿健康,我的心情很舒畅。更可喜的是初一早晨未过门的大孙媳从辽宁打来电话,给爷爷奶奶拜年,祝我们健康长寿;还有未过门的二孙媳也从济宁打来电话,给爷爷奶奶拜年。当时想:两个大学生孙媳真开放啊!真是新社会了,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问题了!三是春节那天我第一次不串门拜年。我想:快八十岁了,每年磕头都跑一身汗,弄不好就感冒,磕头也该退下来了,磕到何时为止啊!所以就只在家里陪着“家堂”没再外出磕头,有儿孙们去还礼吧。不过磕头这个礼俗我还是赞同和支持的。
引用 皎洁 2012-1-28 18:04
送火神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五,天不明,我就起来送火神。
      送火神,各地的时间不同,有正月初四送的,有初五送的,还有初七送的;内容和形式也不一样,有的地方,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我村送火神比较简单。每年的正月初五早晨三四点钟,村干部和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烧纸、香火、祭祀品(几碗菜肴),拿到村子前边一个空地里,把祭祀品摆放在一张桌上,香炉里燃上香。然后,几个人分工,有在桌前烧纸的,有放鞭炮的,有上香的,有帮来送火神的人忙的。
      听到鞭炮声后,村里的人(一家派一个代表)陆续拿着纸香,个别还捎着祭祀菜肴,来这里一块送火神。稀稀拉拉,一直到天大亮,才结束。
      送火神的人,拿着未燃的纸香出门后,不能回头(据说,一回头,火神就又回家了),一直走到送火神的地点,点燃纸香,方才送走火神,然后,就可以回家。但收摊的人,必须等天亮结束后,才能走。
引用 齐鲁风韵 2012-1-27 19:02
簟秋: 老夫住油城,儿女承绕膝,春节即刻到,夫妻奔东西; 驾车走齐鲁,三十岛城去,初一拜岳母,初二明湖西; 初三兄弟会,初四相别离,送侄走机场,调头返东急; 匆匆 ...
老师的春节,过的和写的一样喜庆,一读就有好心情,o(∩_∩)o 哈哈
引用 簟秋 2012-1-26 20:38
冬来住油城,儿女承绕膝,春节即刻到,夫妻共商议;
驾车走齐鲁,三十岛城去,初一拜岳母,初二明湖聚;
初三兄弟会,初四相别离,送侄走机场,调头行车急;
匆匆六百里,频频响手机,女儿多挂牵,饭菜已备齐;
孙儿等拜寿,寿面也切细,但等车驾到,爹娘请上席,
听罢掐指算,生日逢阳历,去年六十六,今岁六十七,
华夏迎春日,炎黄同欢喜!看官好心情,龙年齐祥吉!

哈哈,这就是我的春节!正是:爆竹彻响两千里,一路年景一路情。。。。。全跑在路上了!
引用 齐鲁风韵 2012-1-25 22:38
gmz88: 换上新手机,今年刚刚应用。落伍啦!祝新春好!
没落伍,也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了”!
引用 齐鲁风韵 2012-1-25 22:37
笠翁立仁: 爆竹声声辞旧岁 欢声笑语迎龙年 难得春节来相会 知心话儿说不完。 儿子女婿夸盛世 回顾工作经验谈 三个儿媳厨艺献 闺女孝敬跑在前。 孙子外甥到齐全 志远清华北大 ...
瞧老师这年过的,真乐呵!写的也全乎~~
引用 笠翁立仁 2012-1-25 09:41
爆竹声声辞旧岁
欢声笑语迎龙年
难得春节来相会
知心话儿说不完。
儿子女婿夸盛世
回顾工作经验谈
三个儿媳厨艺献
闺女孝敬跑在前。
孙子外甥到齐全
志远清华北大攀
老伴忙的团团转
越忙更觉心里甜。
过个温馨和谐年
全家相聚都喜欢
家刊话题怎过年
我在这里美几言。
引用 gmz88 2012-1-25 09:15
齐鲁风味: 短信拜年,这个是亮点,很多人不会用呢,您什么时候会用的?
换上新手机,今年刚刚应用。落伍啦!祝新春好!
引用 gmz88 2012-1-25 09:14
过年谣
年年岁岁过大年,岁岁年年花样全。既保常规随大流,又与时尚来结缘。送灶扫舍祭祖先,短信拜年也新鲜。
吃好团圆年夜饭,赏看春晚笑声甜。油炸食品要少吃,待客还得鱼肉丸。辞图迎龙开新春,龙马精神奔向前。
引用 齐鲁风韵 2012-1-24 11:25
沂蒙老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个年,您是怎么过的?”这个话题实在好!我这个年呀,过的就非常不一般!乐和、热闹、团结、兴奋......有时间我慢慢向你汇 ...
期待,哈哈
引用 齐鲁风韵 2012-1-24 11:24
gmz88: 基本按常规过年,送灶王,扫房厅,买点年货,做点年菜,儿子一家除夕过来共进年夜饭,看春晚,放爆竹,短信拜年……
短信拜年,这个是亮点,很多人不会用呢,您什么时候会用的?
引用 不舟客 2012-1-24 11:21
除夕忙团圆,初一忙拜年,初二忙串门......
引用 沂蒙老翁 2012-1-24 08:22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个年,您是怎么过的?”这个话题实在好!我这个年呀,过的就非常不一般!乐和、热闹、团结、兴奋......有时间我慢慢向你汇报。
12下一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