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好友
日志
相册
空间
收藏
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共产党新闻网
共产党员网
国家老年开放大学
灯塔—党建在线
微信
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党建
博客
报刊
视频
理财
山东兵
志愿者
河北《老人世界》
山西《山西老年》
内蒙古《老年世界》
吉林《夕阳红》
江苏《银潮》
江西《老友》
山东《老干部之家》
河南《老人春秋》
湖北《当代老年》
湖南《老年人》
广东《秋光》
广西《老年知音》
四川《晚霞》
陕西《金秋》
贵州《晚晴》
山东省
济南市
济南市
历下区
市中区
槐荫区
天桥区
历城区
长清区
章丘区
莱芜区
平阴县
济阳县
商河县
青岛市
青岛市
市南区
市北区
李沧区
崂山区
黄岛区
城阳区
即墨市
胶州市
平度市
莱西市
淄博市
淄博市
张店区
淄川区
博山区
周村区
临淄区
桓台县
高青县
沂源县
枣庄市
枣庄市
滕州市
薛城区
山亭区
市中区
峄城区
台儿庄区
东营市
东营市
东营区
河口区
垦利区
广饶县
利津县
烟台市
烟台市
芝罘区
福山区
牟平区
莱山区
龙口市
莱阳市
莱州市
蓬莱市
招远市
栖霞市
海阳市
长岛县
潍坊市
潍坊市
潍城区
奎文区
坊子区
寒亭区
寿光市
诸城市
青州市
高密市
安丘市
昌邑市
临朐县
昌乐县
高新区
滨海区
济宁市
济宁市
任城区
兖州区
曲阜市
泗水县
邹城市
微山县
鱼台县
金乡县
嘉祥县
汶上县
梁山县
泰安市
泰安市
泰山区
岱岳区
新泰市
肥城市
宁阳县
东平县
威海市
威海市
环翠区
文登区
荣成市
乳山市
日照市
日照市
东港区
岚山区
莒县
五莲县
临沂市
临沂市
兰山区
罗庄区
河东区
郯城县
兰陵县
沂水县
沂南县
平邑县
费县
蒙阴县
莒南县
临沭县
德州市
德州市
德城区
禹城市
乐陵市
宁津县
齐河县
陵城市
临邑县
平原县
武城县
夏津县
庆云县
经济技术开发区
运河经济开发区
聊城市
聊城市
东昌府区
临清市
冠县
莘县
阳谷县
东阿县
茌平县
高唐县
聊城开发区
聊城高新区
滨州市
滨州市
滨城区
博兴县
惠民县
无棣县
阳信县
沾化区
邹平县
滨州开发区
滨州高新区
北海新区
菏泽市
菏泽市
牡丹区
曹县
定陶区
成武县
单县
巨野县
郓城县
鄄城县
东明县
菏泽开发区
老干部之家
›
首页
›
查看评论
“两亲家”带孩子,该听谁的
评论 (59)
|
发表评论
引用
阳信县法院
2016-3-29 17:39
文化有差异,地域各不同、双方各有理、看法不一致。比如一个数字6,站到下面看就是个6,站到上面看就是个9,不同角度,认同不一。只要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引用
别问我从那里来
2014-10-18 08:45
我认为孩子父母自己带最好;怎样教育,应多听孩子父母的见解。
.
引用
lsxslj
2014-9-17 19:22
夫妻俩商量着办,双方老人谁有空、谁带对孩子有利就叫谁带。不过多数是女方母亲,因为母女之间感情深的问题。
引用
泰安市畜牧兽医局老干部支部
2014-9-17 15:05
和谐共处,利于孩子。
引用
dong3980733
2014-8-27 16:52
孩子应该有父母自己带,常言说:“隔代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孩子一味的宠爱,在这种保护伞下,孩子的好多坏习惯就形成了,很难再养成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引用
高原兰草
2014-8-4 12:10
还是有父母带的好,经历生孩子、养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成熟的过程,不应该因为工作忙等理由推脱责任,孩子大了以后回忆也有自己父母一起的美好回忆~~
引用
农机人喜
2014-8-4 08:27
今天早上打开电视,央视二套正在播出一个“超级育儿师”的节目。节目说的是在孙子天天教育培养上,爷爷、奶奶信不过天天爸爸、妈妈的能力而出现培养方面的不同意见,让小天天无所适从。经过超级育儿师的指导,天天的爷爷、奶奶与天天的爸爸、妈妈达成了一致意见:对天天的教育要以爸爸、妈妈为主,爷爷、奶奶协助,当爸爸、妈妈管教天天时,爷爷、奶奶不能袒护,共同培养天天独立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
引用
天天练2013
2014-7-31 13:47
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带。
引用
莒县老干部局
2014-7-31 09:41
分开带,一个带一个月;或者听听孩子喜欢上谁家;再或者,二胎放开了,生俩,一家一个。。。
引用
沂河愚翁
2014-7-31 08:40
争着看还是好的。我遇到的一家是人家爷爷奶奶不怎么想看。所以说有人看就知足吧!
引用
PLZGD
2014-7-30 09:04
首要的问题是带孩子的出发点。从教育的角度还是溺爱的角度是有区别的。不管是爷爷、姥爷还是儿女,有了这个前题,谁的方法最得当,就听谁的。(根据各自家庭的情况定)。
引用
昔日老兵
2014-7-29 19:05
在关系微妙的两个亲家之间,应该尽量避免谁对谁错,该听谁的,谁说了算的问题发生。
就说这带孩子,亲家说东,我说西,谁说的对?谁说了算呢?那就要先论证谁说的对,这一争论就容易伤了面子,即使论证完了,另一方仍然坚持向东,咋办?所以,我和亲家历来不争论,事关两家的事,我会先征求亲家的意见,只要他先发表了意见,没有大的原则问题,就积极响应。亲家之间的事,尽可能的互相随和而避免发生争执,更不能出现谁对谁错的争论之后再确定该听谁的。
所以,在 两亲家带孩子的问题上, 我一直认为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应该由其父母为主,我们只当参谋,做好协助工作。属于孩子们的事,四个当老的不要插手包办,不要干涉的太多,更不要去争谁说了算。应该让孙子辈的孩子多听父母的,多听老师的。要让自己的儿女学会抚养和教育孩子,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因为,这是他们人生的必修课目。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真的应该向欧美的老年人学习。
引用
贯之
2014-7-29 13:43
身体不行,看不了啦。第二代都没管好,老朽了还要管第三代,不是老痴吧。两家谁有精力看孩子,咱都千恩万谢。
引用
阳光快乐
2014-7-29 09:30
我们亲家俩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从来就没什么意见。但显尔易见的是,父母总觉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都有些娇惯,比较宠孩子,他们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比较严厉,孩子在他们面前显得特别懂事听话,所以我也认为让孩子跟着爸爸妈妈是最好的。
不过我5岁多点的小外孙是南北飞的小候鸟。他家在南方,冬天没暖气,1岁多时在南方冬天就老是感冒、肺炎不断,从那这后每年冬天就来我家;夏天在南方,因为他调皮,不可能老是待在空调房间不出去玩,可一出去就满头痱子;在我这儿就一个夏天半个痱子都不起,所以他基本上每年的夏天和冬天都是在我家,其余时间回他自己家,和父母、爷爷奶奶在一起,孩子在那边上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在我这儿,我也把他送去幼儿园,只在周末带他出去玩,这样挺好的。
至于姥姥姥爷很冤的思想,我认为“姓”说白了,可以认为它只是一种记号罢了,不论姓什么,孩子身上的遗传基因都是来自父母各一半的呀,所以孩子看起来总会是又有像父亲(爷爷奶奶)也有像母亲(妹妹姥爷)的地方,绝对不会因为你姓了谁的姓,身上的遗传基因就随谁呀,所以真的无所谓哦。
至于教育孩子,我以前曾经干过儿科医生和教师,所以孩子在我这儿,他的父母绝对放心,但我认为还是要多学一些科学育儿知识,与时俱进为好。
引用
竹语
2014-7-29 07:38
我们两亲家在带孩子方面商量规定,上学由姥姥带,因为姥姥教过学,学习方面可对孩子进行辅导。不上学时由奶奶带,奶奶手巧,吃的穿的花样常翻新,照顾得无微不至。两亲家和睦相处,像一家人一样。
引用
6761
2014-7-28 21:29
最好的办法是由父母带,隔辈带,不管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存有虐爱的教育方式,孩子独立能力很差。
引用
gongming
2014-7-28 12:37
不学习、不具备教育后代的相关知识是没有资格教育后代的。培养教育后代是一套科学、复杂、完备的系统知识体系,可以说社会上很少有人专门进行了学习。他们作为父母或祖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只是凭借自己相当然的做法,其实有很多所谓的教育都是违反科学教育方法的,有的严重损害了后代的身心健康。
建议:1、做父母或祖父母的都要专门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相关科学知识,不具备这些知识的人不能枉谈什么对后代进行教育。
2、暂时还不具备科学教育知识的人除了抓紧学习外,重点是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健康,保障孩子吃好、穿好和安全。
3、不论是父母、祖父母或什么亲家,谁具备科学教育知识谁就是老师,谁就有教育后代的资格,在教育后代问题上不能按封建主义家长制,否则会贻误后代,后悔莫及。
引用
蒲先和
2014-7-26 21:12
“谁家的孩子谁负责”,这是我和老伴的观点。所以我们老两个看孙女,外孙女则由她的奶奶来看。小区里也有姥姥姥爷看外甥的,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爷爷奶奶脱不开身,或者身体不好或者去世了,姥姥姥爷看也是应该的;但也有的是孩子的母亲对公公婆婆不信任,硬要自己的父母来看的。后一种情况,实际上是“越位”,我极不赞成,实践也证明这种情况下两亲家关系很难处好,
引用
青山
2014-7-26 17:41
丁爷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有好处,我支持他
引用
仙公山人
2014-7-26 15:34
前面说过,“两亲家”带孩子,该听谁的?是一个不能一概而论的话题,没有标准答案。那么,抛开“该听谁的”不说,孙辈孩子该怎么带,确实是一个爷爷奶奶、姥爷姥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爷爷奶奶、姥爷姥娘要找准定位。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孩子的父母为主,主体责任是爸爸妈妈,“两亲家”处在次要的位置,是辅助。让你带,你才有机会带,不让你带,也无话说。所以,“两亲家”带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既不能自以为是,越俎代庖,也不能与己无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
明确了定位,在具体“带孩子”的过程中,应把握住几条原则。孩子父母为主;帮忙不添乱;相互理解、尊重,及时沟通;尽量减少“隔代亲”的负效应。
引用
仙公山人
2014-7-25 22:30
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两亲家”带孩子,该听谁的?肯定的回答应该是谁正确听谁的。但事情往往不那么简单,何况是“两亲家”的事儿。若“两亲家”平时就关系比较融洽,又通情达理,容易沟通,“带孩子”的事肯定是商量着办,谁对听谁的。否则,就很难说了,可能是各听各的。
带孩子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好。对这一点,“两亲家”应该比较容易达成共识。难点是在一些具体事情的处理上。至少在两个方面。一是,“两亲家”难免有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若以把孩子培养好来统一思想,抛弃前嫌,齐心协力带孩子,那将善莫大焉。然而,年纪大的人,往往耿耿于怀,要改变不是那么容易。二是,怎么带孩子。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各家各人的具体做法必定有差异,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肯定存在。如果再存在前面的原因,“两亲家”要听谁的,就很难弄到一块,结果只能是各听各的。
怎样才能培养出好孩子?我认为,一般做法,不妨借鉴一位领导同志对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要求。几个关键词是:实践是有效途径,“墩墩苗”,经风雨见世面,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好人主义培养不出好干部,从严管理,加强监督约束,强化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咱老百姓也有俗话,“温室里 ...
引用
英曼
2014-7-25 20:35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父母接受新的知识比我们多、快。并能借鉴国内、外,教育孩子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培养孩子独立性。记得有一次吃晚饭,不到两岁的小树,吃的慢,我怕饭凉了;刚端起碗要喂他,女儿推门进来说:妈您这不是爱他,是溺爱。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我认为孩子父母自己带最好;怎样教育,应多听孩子父母的见解。
引用
常青树
2014-7-25 17:21
版主提出的两亲家带孩子,谁听谁的,我认为应该是孩子的父母带,可他们忙啊,工作压力大,我们退休了有时间,给他们带带孩子也是义不容辞的事,问题是怎样培养他养成好的习惯,要从小教育他做好人,要有礼貌,我的孙子是我一人看大的,从他五个月我就天天给他唱儿歌,稍大的我就教育他有礼貌,见到老的叫奶奶,爷爷好,见到年轻的叫叔叔,阿姨好,俗话说,三岁看老,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我的体会是,有条件的话,固定一方最好,这样不乱,不会出现丁爷爷的现象,我的孙子再上学就上五年级了,在班上是好孩子,老师称他为班上的小博士,年年是三好学生,在教育孩子方面,全家要统一口径,以他的爸爸妈妈为主,我们做好后勤工作就0K了。
引用
纪慎言
2014-7-25 16:54
大孙子是我们老两口带的,因为他姥姥还要带他们自己的孙女;二孙子多半是他姥姥带的,因为他离姥姥家近。所以说,爷爷奶奶是亲的,姥姥姥爷也是亲的,谁有能力谁带,孩子愿意跟谁都可以。若按中国的传统习惯,爷爷奶奶应该在孙子问题上高姿态、多付出些才对,毕竟是自己的直系后代啊!而最让人同情的是那些屁颠屁颠的姥姥姥爷们,疼了半天、累了半天,人家连你的姓也不随,多冤啊!
引用
花官老干部
2014-7-25 11:25
多听听父母的,孩子父母能带最好,不能的话,爷爷奶奶跟姥姥姥爷谁方便谁带,节假日领着去另一方家多走动走动。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