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陈云和于若木的一世情缘

1970-1-1 08:0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447| 评论: 0|原作者: ⊙余 玮

摘要: 中央电视台2013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陈云》,披露了陈云与于若木相识、相恋和相处的一些故事。笔者曾采访于若木老人,老人平静地诉说起她和老伴陈云的往事,言语间流露出无尽的思念,让我这个晚辈深为他们的一世情缘 ...

       中央电视台2013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陈云》,披露了陈云与于若木相识、相恋和相处的一些故事。笔者曾采访于若木老人,老人平静地诉说起她和老伴陈云的往事,言语间流露出无尽的思念,让我这个晚辈深为他们的一世情缘而感动。


三次“近距离接触”留下深刻印象

   由于长期繁重工作的劳累,陈云的身体一直比较虚弱,经常流鼻血,而且越来越严重。193712月,陈云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不久,因过度劳累导致鼻子大出血,而且血流不止,不得不停下工作休养。

   鉴于陈云的身体状况,组织上决定派于若木去照顾他。于若木是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历史清白,政治可靠,无疑是照料陈云的最合适人选。

  于若木很高兴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因为早前于若木三次见过陈云,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第一次见到陈云,是在193711月的一天下午。当时于若木所在的陕北公学的几位女生听到防空警报,准备跑到隐蔽处躲起来,刚跑不远,就听到女生队长大声说“这是咱们的飞机”。于是,于若木她们便掉头向飞机场跑去。刚站定,便见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同志来机场迎接几位从苏联和新疆回延安的领导同志。在机场,几位领导同志发表了讲话,于若木对其中一位领导的讲话印象特别深刻,后来得知这位领导同志就是陈云。这是于若木第一次见到陈云。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召开全校党员大会,传达上级指示。会议进行中,陈云进来了。成仿吾请他讲话。陈云在讲话中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下,广大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心向共产党,我们要从他们中间大量吸收党员,革命事业没有知识分子参加是不行的。他还说,我是从新疆回来的,在这之前到过苏联,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给在座吸烟的同志每人分了一支。这是于若木第二次见到陈云。陈云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她感觉特别亲切。

    第三次见到陈云是在陕北公学召开的一次党员大会后不久。那天陈云又来到学校,给全校师生作形势报告,再次给于若木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鼻痛带来美姻缘”

    当时,陈云住在延安一个窑洞里。于若木去了之后就在窑洞门口摆了张办公桌。她的工作除了每天给陈云进行滴鼻药水等护理工作外,还要帮助他处理其它一些杂事。陈云有什么话,于若木就替他传达;陈云要找医生,她就跑去喊。不到一个月,陈云的病好了。于若木结束了在陈云那里的工作,随后调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然而,就在这不到一个月相处的时间里,陈云对于若木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愫。

   刚到陈云那儿时,陈云会像兄长一样问问于若木的身世和经历,顺便也说说自己的过去。这让于若木感觉陈云特别地和蔼可亲。后来越来越熟悉了,两人从理想、工作到生活、爱好,无所不谈。一次,陈云得知于若木很会唱歌,便请她唱一首歌给自己听。于若木十分大方地唱了一首当时流行的苏联歌曲《祖国进行曲》:“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广大……”悦耳的歌声在窑洞里回荡,也给他们相处的时光带去了快乐。

  一次,陈云问于若木有没有爱人。于若木不好意思,回答说:“我还不懂。”陈云便试探着对她说,他现在也没有爱人,问她愿不愿意跟自己交个朋友,并坦言说:“我是个老实人,做事从来老老实实。你也是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一起能够合得来。”于若木听后羞涩地点了点头。

    当时,于若木的二哥于道源在陕北公学男生队学习,陈云把他作为于若木的家长请过来,郑重地征求他对两人婚事的意见。于道源了解陈云的为人,对他们的婚姻表示完全赞成。

  19383月的一个普通日子,陈云和于若木在延安结婚了。婚礼非常简单,陈云花了几块钱,买了些糖果、瓜子、红枣、花生之类的东西,请同志们上家里来热闹了一下。同志们也纷纷向陈云夫妇致以热烈的祝贺,有的还即兴表演了节目。这样便算举行了婚礼。后来,邓小平从太行山回到延安,知道陈云和于若木结婚一事后,作了一首打油诗予以祝贺:“千里姻缘一线牵,鼻痛带来美姻缘,中山政策女秘书,先生路线看护员。” 

夫妻关系之外的 “三种关系”

    尽管陈云与于若木年龄、职务、生活经历不同,但结婚后两人的感情很好。有人问起他们为何相处得如此融洽,于若木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原因很简单,我们除了夫妻关系之外,还有另外三种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同志关系。正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我们走到了一块。在这一共同理想和思想基础上,陈云总是循循善诱,不断提高我的思想和觉悟水平,逐渐弥补了我们之间因年龄、职务、生活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距。我欣赏他的睿智,更敬重他那像水晶一般透明的人格。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家庭生活自然是融洽和谐的。” 

    陈云比于若木大十几岁,是党的领导人,而于若木结婚时只有19岁,之前仅是陕北公学的一名学生,他们的感情纯粹而单纯。结婚不久,陈云曾用3个晚上给于若木讲党史:讲大革命失败后盲动主义给党造成的损失,讲向忠发、顾顺章叛变后对党中央的威胁,讲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失败后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挽救等等。“新婚之夜陈云给于若木上党课”是当时在延安的干部中传颂的佳话。婚后,陈云让于若木先后到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以此提高她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陈云十分注意处理好家庭与工作关系,绝不因为自己是党的领导人就在家里盛气凌人,高高在上。于若木也是默默地支持陈云的工作,工作上的事情如果陈云不说,她从不过问;平时有人来找陈云汇报工作,她也总是主动回避。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安定了,于若木开始为陈云的饮食起居操劳。她首先要求陈云戒烟,陈云说戒便戒了。于若木晚年更是对陈云的身体调养花了不少心血。陈云虽然身体多病,但给人的感觉总是胖瘦适中,步履轻盈,目光炯炯,很有精气神。陈云寿至90岁,并能卓有成效地干好党的重要工作,这与于若木在生活上的悉心照料是分不开的。 

  于若木与陈云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两人用真情延续着人间佳偶的一世情缘。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