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熊贞和他的《陕西方言词典》

2014-5-29 22:5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311| 评论: 0|原作者: 文/缪平均

摘要: 陕西省档案馆原副馆长熊贞撰写的《陕西方言词典》出版时,我为这本书拍摄过一张照片。看着这张照片我思绪翻腾、感慨良多,因为通过这本书的出版,我深切地体味到什么叫“好事多磨”。陕西方言是中国历史及华夏文明的 ...


 

陕西省档案馆原副馆长熊贞撰写的《陕西方言词典》出版时,我为这本书拍摄过一张照片。看着这张照片我思绪翻腾、感慨良多,因为通过这本书的出版,我深切地体味到什么叫“好事多磨”。

陕西方言是中国历史及华夏文明的一部“活化石”,在中华民族语言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陕西人来说它就是母语。熊贞为保持陕西方言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内涵,规范陕西方言的交流和文字书写,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抢救与传承陕西方言,将自己几十年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搜集、积累的陕西方言词汇资料进行了大量调查考证、系统整理,最后编纂成为一部专著。

熊老撰写这本书用了整整十五年时间,全家都直接或间接投入到这一艰苦卓绝的工作之中,一些亲友也为此付出过心血和努力。200810月,熊老将自已与大家劳动的成果《陕西方言词典》书稿,送交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得到曹彦编审的认可与好评。他说:“《陕西方言词典》这部书稿好就好在:首先选题适应了当前社会上、影视中方言热特别是陕西方言热的需要,对许多行业以及外地来陕人士有着重要的实用和指导作用;其次是符合当前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另外是敢为人先,填补了陕西文化出版物的一项空白,是对陕西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我作为一个北京人,在陕西从事了30多年编辑工作,审读过数百部中长篇小说及各类书稿,深感有一部比较权威的陕西方言词典,是编辑工作者的迫切需要。《陕西方言词典》若能通过我之手出版,也是我作为一名编辑的荣幸。”然而曹彦向主管上级申报出版《陕西方言词典》选题后,却未获批准,原因是文艺出版社不能出版工具书。20094月,在万般无奈情况下,曹彦只好通知熊老取回书稿并建议他送陕西人民出版社辞书编辑部。当《陕西方言词典》书稿送到陕西人民出版社辞书编辑部后,引起了部主任、编审韦禾毅等领导的高度重视,一番研究后该社决定:“同意出版《陕西方言词典》,积极筹集资金。”然而在该社同意出版后不几天,居然就遇上了出版社改制为企业的变故,筹措资金的任务就加在了熊贞身上。作为一名普通退休干部,时年已74岁的熊老体弱多病,活动受限,加之老伴身患多种疾病,治病花费很大,无法筹措数万元的出版资金,《陕西方言词典》因出版资金难以解决而被迫搁置。

好心的编辑、朋友不忍心《陕西方言词典》长期搁置下去,熊老也不甘心15年的辛勤笔耕成果成为无效劳动。为解决该书出版资金问题,他拖着病痛的双腿东奔西走、“求神拜佛”。他给陕西省文联并高建群副主席发出了《请资助出版〈陕西方言词典〉书稿的函》,附有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关于推荐出版〈陕西方言词典〉书稿的函》和茅盾文学奖资深评委李星、陕西省作家协会顾问杨韦昕、西安电影制片厂原厂长李旭东、《当代戏剧》杂志主编杜耀民、陕西省漫画研究会会长李乃良、未来出版社副编审萧建国、太白文艺出版社编审曹彦、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马天祥、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少庭等九位权威人士对《陕西方言词典》书稿评价推荐的意见。高建群收到函后马上批示:“这位老先生做了一件堪称伟大的工作,同意报新闻出版局、省委宣传部,作为政府资金扶持。”陕西省文联经办人请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后,得到的回答说此书不符合资助项目范围,又将函退回。熊老收到陕西省文联退回的《请求资助出版〈陕西方言词典〉书稿的函》后,心里凉了半截子。然而高建群并未灰心,他理解熊老的心情,又专门给陕西人民出版社惠社长、宋总编写了封信,交熊老亲自送达。信中说:“请二位老总劳神管一下。咱们整天讲‘抓精品’,这大约会是一个精品吧!我和这位老先生素未谋面,他找到我,最早想让签个名,呼吁一下,我说名我签,再帮助您协调一下。”但此举最终还是没有任何结果。

熊老在十分困厄的情况下,又给中共陕西省委原副书记牟玲生写信并附上了有关附件,请求支持和帮助。牟书记看后很高兴地说:“你为陕西文化事业做了一件大事,快给省委宣传部胡悦部长报告一下。”熊老立即给省委宣传部时任部长的胡悦写了《关于解决出版〈陕西方言词典〉书稿经费问题的请示》,请牟玲生同志转交胡悦部长亲收。牟书记在送达时还附一便信说:“胡悦同志:转去省档案局退休干部熊贞同志给你的信,请你阅批。我在岗位时分管省档案局工作,与熊贞同志多有接触,他勤奋好学,退休后潜心钻研15载,编著了《陕西方言词典》,约120万字,精神令人敬佩!他出书的事,望你给予支持。”胡悦部长将熊贞的信批给时任副部长的薛保勤办理,于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带上《陕西方言词典》书稿去省委宣传部汇报了情况,最后由省委宣传部、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省新闻出版局三方于20091229日签约《陕西方言词典》资助项目责任书,资助经费5万元,在陕西文艺创作座谈会(20091229日在西安召开)上郑重宣布:《陕西方言词典》列入陕西省资助出版项目。

随后,陕西人民出版社安排三名责任编辑看书稿,并要求提供书稿电子版。熊老的儿子熊西平等把两万多词条、140万字的书稿按陕西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要求重新整理校对了5遍,并制作了完整的电子版书稿。20119月,《陕西方言词典》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陕西方言词典》出版发行后,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档案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各界导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人网、中国网络电视台、陕西省人民政府网、陕西新闻中心网、各界新闻网等15家报刊杂志及17家新闻媒体网站先后对《陕西方言词典》的出版发行进行了报道、评论和专访。特别是中共陕西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牟玲生,2012825日于《陕西日报》要闻版发表题为《抢救与传承陕西本土文化的重大成果——简评熊贞主编〈陕西方言词典〉》一文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中国日报》《书海》等报刊杂志以及中国新闻人网、新浪网等网站予以全文转载。20129月,该书荣获第二十七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并将于近日再版发行。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