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无私奉献促建设 发挥余热助发展 ——记平阴县环保局退休干部夏信芳同志先进事迹

2014-5-14 14:02| 发布者: 济南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2751| 评论: 0

摘要: 无私奉献促建设发挥余热助发展——记平阴县环保局退休干部夏信芳同志先进事迹夏信芳同志是平阴县环保系统一名退休干部。近年来,其离职后主动要求回家乡,帮助瘫痪近20年的后店子村委建班子、谋发展的典型事迹在玫城 ...

无私奉促建设  发挥余热助发展

——记平阴县环保局退休干部夏信芳同志先进事迹

夏信芳同志是平阴县环保系统一名退休干部近年来,其离职后主动要求回家乡,帮助瘫痪近20年的后店子村建班子、谋发展的典型事迹在玫城广为传颂,引起很大反响。《大众日报》、平阴电视台、《济南日报·新平阴》等媒体相继报道了后店子村党建工作情况。近日,县委召开全县整治薄弱村工作现场会,后店子村作为由薄弱村转化为先进村的代表进行观摩和宣传。在夏信芳同志的带领下,曾经远近闻名的“乱子村”、“问题村”,变成了人人羡慕的文明村致富村后店子村也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一、捐款筑路汇聚民心,干事创业奉献爱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店子村村办企业倒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村班子集体瘫痪。全县小有名气的先进村,成为“乱子窝”、“坠脚村”。几届乡党委政府和县委联合调查组的努力工作都没有使后店子村走出困境。每个在外的游子和村里的乡亲们一样,深感切肤之痛,真诚企盼自己的家乡早日安定,步入正轨。作为一名退休下来的老党员,夏信芳同志深感是家乡那片热土养育了他,一想到这些他就心急如焚、辗转难眠,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经过多年的探索、交流,后店子村驻县城老乡们决定尽快建立民间捐款筑路协会,借帮助家乡修路改善村民通行条件的机会,凝聚民心,逐步引导后店村转入正轨。2006年初的积极倡导和时任孝直镇人大主席夏信强的支持下,成立了以原国税分局局长杨学祥为会长,夏信芳为第一会长,26人参与的“后店子捐款筑路协会”,拉开了为家乡捐款修路的序幕。

尽快摸清家乡所修道路的工程造价和具体情况,他多次冒着烈日带领驻县城同乡会,回村实地丈量路段,绘制平面图。当时不少村民围观嘲笑他们是玩花架子,愚弄百姓。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当场表态:“如果这次给乡亲们修不上路,一辈子不进后店子村。”捐款修路是利村利民的大事,在村两委班子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不仅要得到群众的拥护,还要取得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为此,与会长杨学祥积极带领驻县城乡亲向刚刚撤乡并镇的孝直镇党委政府宣传们的想法,努力争取支持。时任党委书记刘美琪、镇长赵敬成深为们的爱村行动感动,当即部署开展修路及村班子建设工作。

2007年4月,在孝直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筑路协会”的推动下,一个瘫痪了快20年的后店子村党支部重新建起来了,后店子村又重新回到党的怀抱。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村党支部通盘考虑,把修路当成干事创业、凝聚民心的切入点全力抓好。为了配合村党支部的工作,们“筑路协会”积极联系外地老乡筹集捐款。为赶进度,与老教师杨学振顾不上年老体弱、多种疾病痛苦,也顾不上孩子上学及繁忙的家务,全身心投入到筹款筑路之中。炎炎夏日,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虽然记不清跑了多少趟腿,打了多少遍电话,发出了几百封书信,但是一想到是为家乡办善事,心中总有一股热情支撑着做下去

辛勤的付出收获了丰硕的回报,广大在外游子积极响应。在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村乡亲的通力配合下,不足三个月,他们筹集修路捐款近30万元,其中有5个家庭每户捐了5万元,这5个家庭中有2名是老乡协会的退休干部,一位是夏忠岐,一位是杨学祥。其他户捐万元的3位户主,也都是通过们发信后将捐款直接寄到村党支部。一户来自烟台军营李长玉同志;一户来自黑龙江七台河市煤矿张学钧同志;一户来自陕西省物价局军转干部杨光斗同志。这沉甸甸的30万元充分体现出众乡亲对家乡血浓于水的感情。“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事业的发展,通向胜利的远方。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后店子村112间民房拆迁,一条工程总造价71.5万元,筑路总长3987米,四纵四横的环村公路展现在村民面前后店子村也成为四邻八方通行条件最好的村庄。

二、刻碑造册凝聚精神,鼓舞乡亲崇尚荣誉

“故乡之情根连根,困难之下心连心。爱心筑起家乡路,流芳百世慰后人。”这首短诗是夏信芳在筑路完成后编写修路纪念册时含着热泪由感而发。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少年,从居住在村里的父老到全国各地的乡亲都入了捐款修路的行列。历史不应当被遗忘,精神应当流传下去,他们商定刻制捐款筑路纪念碑、编写后店子心连心捐款筑路《纪念册》,将这件善事记录下,作为后店子村凝心聚力的见证,作为后店子村人永恒的纪念。

协助会长杨学祥同志自筹资金万余元刻制了四筒捐款筑路纪念碑,并于2008年7月18日正式立碑。立碑之日,后店子村协会专门召开了纪念碑落成典礼大会,之后还刻制了纪念光盘。同时,还用两个月的时间筹资八千余元编写了近两万字的后店子村心连心捐款筑路《纪念册》发至全体村民,以及所有在这次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社会友好单位及县委五大班子。通过纪念碑、《纪念册》等向社会各界宣扬展示们后店子村的好风尚,让这种精神鼓舞全体村民以及们的后人无私奉献,崇尚荣誉。

三、著书写志弘扬文化,引领风尚促进和谐

后店子村历史比较悠久。近代、现代、当代都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模范家庭,还有许多先进的感人事迹。据不完全统计,仅解放后后店子村走出的转业复退军人达上百人,先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达80余人,其中各类高等专业技术人才达30余人。特别是2007年的村民心连心捐款筑路活动,更加感染了。因此,为了反映家乡团结奋斗精神,促进家乡长期和谐稳定及新班子干事创业,历时一年,与会长杨学祥筹集10万余元,在采访了大量人物的基础上主持编写了反映本村发展历程的百年历史史料《家乡记忆》。

《家乡记忆》是继2007年主编后店子村心连心捐款筑路《纪念册》之后又一部长达10余万字,回忆家乡、颂扬家乡的红色记忆史料。在一无村史、村志,二无经验和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从自身家庭、家族写起,步步围绕本村党的建设这条红线编写而成,全书自始至终导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父母四爱精神,力求让革命正气占领思想阵地,让爱心回归大地,让慈善回归民间,让孝心回归家庭,让人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共有幸福感。为准确把握每个事件和人物,多次返回家乡,深入村户民间,核实当事人、见证人,力求一人一事务真求实,不能欺于人,更不能欺于心。在编写后期,曾因日夜加班造成青光眼、腰椎病复发,不能起床,更不能看书写东西。爱人多次催住院治疗,但被婉言拒绝了,那时最担心的是一旦住院进行长期治疗,会使的编写计划半途而废,因此坚持自调节,最后还是完成了长达一年的编写任务。

《家乡记忆》编写前后受到县委文史委领导的精心指导,出版后又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宣传,并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此外,该书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县文化馆群文副研究员雷庆龙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平阴文撰写文章予以肯定和宣传。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孝直村党委书记殷景玉同志专门邀请和村干部人员进行座谈和交流,之后他们又编写了《孝直村文化志》

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开局篇、党建工作篇、捐款筑路谱新篇、爱国拥军篇、颂扬家乡篇、民间文化教育篇、岁月纪实篇、人物篇。10万余字的《家乡记忆》是心血的结晶,也是家乡党支部、编委会全体成员用汗水聚成的史志性资料。这本书对弘扬后店子村历史文化,引领村道德风尚,推动家乡和谐稳定,鼓励村班子干事创业、教育家乡后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发挥政治思想优势,维护稳定助推发展

农村社会稳定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同基层的经济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后店子内耗曾经长达20年,尽管目前村班子建起来,但想干出辉煌的成绩还得需要大家齐心协的帮助,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带着这种忧患意识和对家乡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几年来经常有针对性的做一些艰苦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取信于民

他经常利用探亲机会多找村干部谈心,了解思想情况。党支部书记夏玉忠是的长辈。夏信芳时常提醒他要珍惜任职机会,带头与书记搞好团结,正确处理干群关系,凡事要有奉献精神;书记王笃迎同志常年患病体弱,时常过去看望,问寒问暖,交流思想。通过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使村“两委”班子空前团结。班子成员曾多次当面向表态:“既然乡亲们信任我们我们就一定干好,如果干不了,可以辞职,但决不能让村民们把我们推下台。”

积极做好家族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给村班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夏氏家族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过去和现在在村两委任职的不下位。夏信芳经常建议和提醒他们真心支持班子工作,带领家族人员和其他村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干事,决不能在们家族中出问题。

经常到有威信,有影响的党员群众中去,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回乡的时间大都是在村民家度过的,只要有机会就到村民家中聊一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励大家体谅村干部的工作难处,教育村民真心支持班子工作。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感染和改变了一些人的思想,在村中的几件大事上(如党支部建立、村委会换届选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坚持一年一度的乡亲互访制度,定期不定期将大家召集在一起互通情况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由此加深了乡亲们的感情和支持家乡村班子的工作力度。例如:2007年家乡捐款修路,遇上了高压线移杆难题,们住城里乡亲知道后,由老教师杨学振出面,找到他在聊城供电公司工作的学生阴泽生同志。他立即协调平阴供电局领导,顺利解决了高压线移杆难题,不仅为村里节约资金3万余元,还顺利通开了全村至关重要的东西大道。

夏信芳后店子村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深深地爱在骨子里的。总结后店子村班子长期瘫痪而引发内乱长达近20年的经验教训,他深感:“一个村庄如同一个革命的大家庭,任何时候都要精诚团结,不能‘乱’,不能‘散’,更不能脱离党的绝对领导,否则一事无成。通过2007年发动村民捐款筑路活动,揭示了唯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全体村民精诚团结,才能无往而不胜的真理。”家乡的各项工作因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问题将一如既往的带领后店子驻县城老乡会全体成员,努力支持家乡班子干事创业,在三年突破平阴的大好形势下为全面振兴后店子村而贡献自己的余热。(中共平阴县委老干部局  刘新 张立国)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