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先进文化传播者 ——杜根发先进事迹
南村西区社区地处南村办事处北部,北临师范路,西至西工商河,南至汽车厂东路,东靠南村中街,辖区面积0.71平方公里。共有居民楼67栋,3000多户,常住居民近8000余人,是人口密集的开放式老居民区。近年来,西社区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益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不断壮大的志愿者队伍及网络宣传阵地,广大居民组成了多支志愿者队伍:像朝霞艺术团、朝夕巡逻队、朝明宣传队等等,正是这一支支志愿者队伍长期活跃在社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他们是社区各项活动的主力军,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社区先后取得过,省级“文明和谐社区”、济南市“十佳和谐社区”、“满意在民政示范窗口”、“平安社区”、“百佳社区妇联”、“先进文化大院”等50多项荣誉,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居民的认可。 这一支支志愿者队伍中,朝霞艺术团是最耀眼的,这得益于一个人,就是艺术总监---杜根发,现年68岁,中专文化,1964年3月参加工作,1967年4月加入中国工产党,系甘肃省泾川县人,退休前系甘肃刘化集团公司干部。 2001年,为了给在济南中国重汽工作的大儿子夫妇带孩子,他和老伴离开西北来到济南。2002年,老杜一家住进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西区直到现在。 当时,西社区有一支不成形的中老年健身队伍,每天早晨在居委会门口的空地上进行一些简单的健身锻炼。一段时间后,他的老伴刘芝兰首先和这些中老年人熟悉了,而且成了锻炼的队友。不久,老伴提出让他去给教舞蹈,当时老杜有些顾虑,怕自己是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会不被大家接受。但在老伴的一再恳求和劝说下,杜根发答应了老伴的要求。他开始找音乐,录带子,编动作,不到一个礼拜,舞蹈《好收成》排练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伙的热情很高,居委会全力支持,杜根发再也闭不住了。他除了和老伴带两岁多的小孙子,买菜做饭外,其余时间全部用来搜集资料,选购音乐和创作编排节目,他也从此成为我们南村社区的第一位社区男志愿者。我们称他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他和居委会的努力下,2004年国庆前夕,西社区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艺术团---朝霞艺术团,杜根发被推举为该艺术团总监及编导。 八年来,杜根发同志把他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社区的文化活动和社区建设当中。 他先后创作了社区之歌《朝霞映红咱社区》,群口快板《说济南》,济南方言快板《法轮功是害人精》、表演唱《十唱咱社区》、锣鼓快板《丰碑刻在我心里》、相声《生男生女都一样》、三句半《和谐社会最美好》、《文明花开遍南村》用群口快板的形式赞颂了南村街道党员干部在7.18抗洪中的先进事迹,截止目前他共创作和编排了98件文艺作品。他为了静下心来搞创作,经常是等家人熟睡后,才掌灯熬夜有时通霄。2005年7月1日前夕,为了保证纪念党的生日演出,他和老伴两整夜没合眼,赶缝了24套演出服装,还为主持人撰写了主持台词。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和节目,他边创作,这组织排练,8年来,他在街办、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带领该艺术团参加了各种公益演出、慰问演出,下乡联欢演出,消夏晚会演出,节庆及各种纪念活动演出。还多次参加了省、市区里的文艺汇演及大赛活动300余次,有不少节目获了奖,受到了广大居民和观众的热烈欢迎。 为解决艺术团资金不足,他自己动手,用自学成才的裁缝手艺和老伴一起为该团设计、制作各种演出服400余件。制作各类道具、头饰等100多件。为了省钱,他坐长途车去周村批布料。 此外,他从2004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自己买纸、买广告色,为社区居民书写赠送对联1000多副。他还开办了服装裁剪知识讲座,免费为大家传授技艺,受到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他先后荣获济南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济南市“先进文化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杜根发同志,作为一名外地人,如此执著地为我们济南的精神文化建设及和谐社区建设而努力奉献着,这是为什么?一分钱报酬没给过他,他图什么?按老杜自己的话说:“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走到哪里,就要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哪里,共产党员走到哪里,就要把党的先进性带到哪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