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添彩
党旗增辉 ——记古槐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总支部 古槐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总支部现有党员36人,下设政策宣传、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监督管理4个功能型党支部,每个党支部分为3个党小组,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居住状况、爱好特长,每3人纳入一个党小组,形成了“功能型党支部+特色党小组+特长老党员”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党总支先后获得“济宁市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抓制度,强管理,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一是坚持组织生活会、老干部座谈会制度。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街道党工委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二是坚持党总支联系党员制度。4名党总支委员合理分工,分别联系10名左右的党员,通过走访看望、电话联系、发放“亲情服务卡”和“助老爱心卡”等形式,及时掌握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协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坚持困难救助制度。对离退休干部有病住院、家庭困难等情况,党总支协同街道及时走访慰问,逢重大节日上门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作为全市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单位,依托“街道主导、中介参与、老人受益”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无偿为生活困难的离退休干部提供生活照料、文化休闲、精神慰藉服务。四是坚持定期体检制度。联系市重点医院的专家、护士定期为老干部党员提供免费体检,建立老干部个人健康档案;组织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离退休干部普及健康知识,在合理用药、科学锻炼方面给予指导等。 二、勤学习,树形象,提升党员素质制度化。一是搭建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社区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社区图书室、齐鲁先锋远程教育网络等载体,采取学文件、看录像、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老干部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促使老干部们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二是创新学习方式。在集中学习日的基础上,开设“社区讲坛”,不定期邀请市委党校教授、聘请有关专家为老干部们讲授政策理论、时政法规、养生保健等知识;针对部分老干部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特点,不定期到家中走访探望,送图书,讲时事,讲述社区活动,增强了离退休干部对社区工作的了解;先后组织街道老干部到微山、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等地参观考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三、搞活动,添活力,实现党员生活多样化。一是开展党性实践活动,增强党性观念。邀请老干部参加社区重要活动,在离退休干部党员中深入开展“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做关心下一代的建设者”、“ 余热生辉、夕阳更红”等主题实践活动,36名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认领了社区公益岗位,15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了社区网格党小组长,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二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利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场地设施,举办了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庆七一·喜迎十八大”书画展、文艺汇演、健步走、摄影采风等各类文体活动10余场次。 四、讲贡献,比奉献,发挥党员作用长效化。根据离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和各自特长,引导离退休党员认领“文明市民巡访员”、“
谢立亭小组宣传员”、“居民说事议事员”、“青少年辅导员”等公益岗位,鼓励和引导老干部在社区建设方面各施所长,发挥作用。北门社区邀请退休干部宋保存在学生假期期间为学生讲述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邀请退休干部李汝祥为社区党员上党课,使党员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县前街社区离休干部司增民将自己录制珍藏的《田园晚风》栏目录影带捐增给了社区,促进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关帝庙社区老干部马洪军,经常联系、收集、反馈社情民意,在今年居民说事议事会上,组织社区居民对社区车棚、排水管道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促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在老干部的示范引领下,更多的居民群众加入到了和谐社区建设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