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右中旗是全区蒙古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地区,该旗旗委老干部局立足地区实际,坚持在“聚、传、融、实”四字上下功夫,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中展现“银龄担当”,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聚”字铸魂,凝聚“银龄共识” 坚持把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多种方式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举办专题学习会、座谈会,邀请党校教师围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阵地,开展主题党日、红色教育等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老同志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传”字赋能,做好“银龄宣讲” 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活教材”“播种机”作用,深入传播党的声音和民族团结理念,组织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等力量,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用通俗语言、鲜活案例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民族政策法规,讲清楚“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开展宣讲23场次,受众超9000人,有效提升民族理论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同感。积极打造“老年文艺轻骑兵”,创作《科右中旗我的家》《美丽幸福家园》等原创歌曲、舞蹈及乌力格尔、好来宝等作品,组织引导老同志在老年大学民族舞蹈、民族乐器等特色课程任教,吸引各民族老年学员参与,不断增进文化认同。2024年深入基层演出17场次,受众2700余人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融”字聚力,架设“银龄桥梁” 聚焦打造“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工作品牌,面向全旗涉老团体和广大离退休干部征集作品,鼓励老同志用文艺作品全方位、多视角展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局面,引导离退休干部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方面做出新贡献。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民族传统节日,组织老同志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通过文艺活动、课程教学、作品创作等,积极搭建各民族群众学习交流的平台,深化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离退休干部威望高、情况熟的优势,引导老同志主动参与基层矛盾调解,罕乌拉社区的“老韩工作室”近年来成功调解邻里纠纷等12件,成为促进邻里和睦、民族团结的“稳压器”。 “实”字见效,贡献“银龄智慧” 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专长优势,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以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增进各族人民文化认同。旗老科协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会6场次,推广锦绣海棠果、秸秆转化、中草药种植、蚯蚓养殖等技术,培训人数达300余人。好腰苏木镇养牛户王全在老科协的帮助下,成功应用蚯蚓养殖技术,实现半年增收8万元的喜人成果,并成立合作社带动23户农牧户(含8户特困户)增收。旗关工委“科技养羊促进青年农牧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入选“全国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优秀案例”。经过19年发展,项目区的养羊项目户已由40户发展到现在的219户,羔羊数量从329只增加到现存栏的17049只,项目户实现100%脱贫,其中51户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年致富带头人;项目运行创造总经济价值约1130万余元,创收424万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