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初心映霞辉 老兵育新人 ——洛阳理工学院关工委爱国主义报告团红色传承纪实

2025-6-30 08:33|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87| 评论: 0|来自: 洛阳理工学院关工委

摘要: 桑榆未晚霞满天,戎心似火映黉园。在孕育栋梁的洛阳理工学院,有一群特殊的播种者。他们曾身着戎装,将青春热血洒向边关要塞;如今卸甲归田,却在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昔日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化作今日立德树人的 ...

桑榆未晚霞满天,戎心似火映黉园。

在孕育栋梁的洛阳理工学院,有一群特殊的播种者。他们曾身着戎装,将青春热血洒向边关要塞;如今卸甲归田,却在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昔日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化作今日立德树人的赤诚心肠。他们,就是由学校退休部队转业干部组成的关工委爱国主义报告团。2016年3月成立至今,这支平均年龄70岁的团队,以“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的信念,将红色火种播撒进万千学子心田。

报告团成员均曾在部队担任团营级骨干,转业后又深耕高校管理一线,兼具军人的忠诚勇毅与教育者的深刻洞察。面对社会转型期青年思想教育引导的新课题,团长李亚非深感忧思:“红色基因是精神命脉,我们这些穿军装的老兵,有责任把它接续下去!”这份源自使命的忧思,催生了近十年的执着坚守。

淬火成钢铸团魂:有温度的红色课堂

报告团深知,唯有直抵心灵的教育才有生命力。他们摒弃说教,将刻骨铭心的军旅经历化作育人教材,精心打造有温度的红色课堂:

节点浸润,铸魂塑形。精准把握教育契机,每年锚定“话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线。清明英烈碑前、五四青春集会上、洛阳解放纪念活动……哪里有召唤,哪里就有他们披挂戎装、勋章熠熠的身影。10位老兵,年均50余场报告、受众超万人,十年如一日精心育人的韧劲成就思政教育的独特风景。

守正创新,擦亮品牌。团长李亚非率先垂范,年均10余场报告、80余份讲稿、30余个课件,推动宣讲从个别学院试点发展为覆盖全校的“必修课”。各二级学院争相预约,报告团成为校内名副其实的“思政金课”担当。

真情实感,星光璀璨。退役的战斗机飞行员吴争奇忆战友王伟碧海长空,讲廿载搏击云霄的赤胆忠诚,鼓舞学子技能报国;中国“兵妈妈”、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乔文娟拄双拐登台,用60余载学雷锋的坚持、近半个世纪“兵妈妈”的深情诠释信仰力量,掌声雷动中涤荡年轻心灵。

星光映照,赤诚永耀。团队的卓越贡献赢得了广泛认同:2人入选教育部关工委《枫叶正红》,1人入选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基层宣讲员,2人获评河南省青少年德育优秀宣讲专家,3人成为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8人被20余家单位聘为特邀“五老”讲师。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他们赤诚初心与专业价值的最好见证。

春风化雨润心田:有深度的思想启迪

超越知识灌输,报告团追求有深度的思想启迪。他们深谙:“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其秘诀在于——

融史于情,以情化人。将宏大党史嵌入个人生命叙事。“我们的奋斗、身边的英雄就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他们讲述党的苦难辉煌,更以自身经历诠释信仰的选择与坚守。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淬炼出的坚定,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的忠诚,化作最朴素也最强大的感召力,直抵学生心灵深处。

信仰感召,行动自觉。春风化雨的成效立竿见影,学生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年均提交入党申请书超过3000人,学生党员比例持续提升;全校注册志愿者突破2万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为城市标杆;更有大批学子响应报国号召,“携笔从戎”蔚然成风,入伍人数逐年攀升。许多学生在听报告后直言:“老兵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把青春融入强国伟业!”

文脉传承,花开有声。省教育厅“读懂中国”活动中,以报告团为原型的作品屡摘特等、一等奖桂冠,生动印证其事迹的深厚感染力。这些由学生自发创作的征文、微视频,不仅是对老兵精神的礼赞,更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的鲜活证明。学校获评市级青年德育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报告团7次蝉联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洛阳理工模式”广受赞誉,其影响力已从校园延伸至社会更广阔的层面。

薪火相传谱新篇:有高度的育人范本

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报告团凝练出一套有高度的育人范本。其核心价值在于:

启示一:鲜活“教材库”永葆初心本色。老兵身份是报告团的核心优势。战场的烽烟、军营的熔炼赋予其无与伦比的真实性。李亚非团长坦言:五老讲党史,真在血肉相连,贵在情感共振。”那份来自枪林弹雨的笃定,那份融入骨血的忠诚,成为感染青年最深沉的力量。他们是行走的党史馆、信仰的活化石。

启示二:“温度—深度”共振激发育人效能。报告团成功破解了思政教育“两张皮”难题。其精髓在于:以个人真情实感(温度)为载体,传递信仰价值(深度),最终激发行动自觉(高度)。乔文娟的“双拐讲台”,吴争奇的“蓝天誓言”,无不昭示:教育者捧出一颗真心,才能点燃一片星火。这种情感共振与价值深化的螺旋上升模式,是启迪心智的金钥匙。

启示三:红色谱系立体熔铸精神根脉。报告团工作远非孤立的课堂教育,而是融入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融入党建,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融入国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融入志愿服务,践行奉献担当。这种系统性构建青年精神谱系的实践,为高校思政一体化提供了样本。李亚非强调:“春风化雨方能入脑入心,唯有融入精神血脉的党史教育,才能塑造脊梁挺立的时代新人。”

初心如炬,霞映征程。洛阳理工学院爱国主义报告团的退伍老兵们,以不变的军魂铸就“五老”育人的时代丰碑,在赓续红色血脉的壮阔事业中,谱写着“映霞辉以育新人”的璀璨篇章。他们的故事,是穿透时光的力量,是启迪未来的星光,在洛理工的土地上,在奋进的时代里,恒久闪耀!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