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助力中亚构建内生发展能力 “中国脱贫历程表明,本着滴水穿石、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性、恒心和奋斗精神,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弱鸟是可以先飞、高飞的。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峰会上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的减贫实践受到世界瞩目,也为中亚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通过技术转移、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式,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从传统的单向“输血式”援助转化为“双向奔赴”的发展能力共建。 ——开展科技减贫专项合作,以技术本土化对接中亚国家发展需求。中国与中亚国家广泛开展科技减贫专项合作,结合中亚地域特征与产业瓶颈,围绕农业现代化、能源转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技术转移与产业升级。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在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增设减贫合作分委会,此系中国在政府层面对外建立的首个减贫合作分委会。中乌减贫合作机制正式启动运行以来,双方在机制建设、人员培训、经验交流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不仅助力乌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也极大丰富了中乌合作内涵。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署与世界银行联合调查评估,2024年乌共有71.9万人实现脱贫,贫困率下降至8.9%。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围绕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畜牧兽医、盐碱地治理开发、食品加工等优势学科领域,在中亚建成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吉果木良种繁育技术示范园成立于2023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吉尔吉斯斯坦高校、企业联合建设。针对当地夏季炎热干燥、不利于苹果生长的气候特点,中国技术专家培育筛选的优良砧穗组合水分利用率、栽植存活率明显优于传统种苗,产量也显著提高,带动当地果农增收致富。 ——实施技术技能提升计划,以人才培养提升内生发展能力。以中国工匠鼻祖鲁班命名的鲁班工坊,搭建了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平台。中亚地区的鲁班工坊根据当地发展实际,“量身定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减贫与工业化进程提供长效动力。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首个批量引入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国家。然而,当地具有新能源车维修经验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2023年12月,哈萨克斯坦迎来首家鲁班工坊,首期开设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并设立车辆维护、燃油汽车系统、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4个实训区。2024年工坊结合当地人才市场需求,定向开发如“汽车传动与智能控制技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新标准课程,新增“智慧运输与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计划。工坊优秀毕业生十分抢手,被哈多家大型汽车公司、冶金和采矿企业积极预定。2024年7月,中国决定在哈萨克斯坦开设第二家鲁班工坊,将为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同时,鲁班工坊通过“中文+职业技能”双轨教育实现产教融合。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大批中资企业在中亚落地,可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通过短期培训、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等多种途径有效提高当地民众技能素质,缓解企业人才需求矛盾,还可通过解决就业问题助力当地民生发展。 六、文明互学互鉴筑牢精神纽带 两千多年前,中国中原文明与中亚文明通过古丝绸之路首次深度融合,奠定了互惠共生的文明交流范式,也为当代对话提供了文化认同基础。如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明对话不断深化,既延续古丝路文明交融基因,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千年友谊,药香常在。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医药随商旅传入中亚,与当地的传统医学融合发展。《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明确提出“推动建设中医药中心,开展草药种植及加工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传统医学领域的合作以多个实体化项目为支撑,形成了覆盖医疗、教育、科研的立体化网络,中医药也成为中国与中亚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建立中亚首个“中医技术治疗与培训中心”,推动针灸、推拿等14项中医诊疗技术进入中亚医疗体系。同年9月,该医院中标国家级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中医药中心建设项目。同年10月,中医课程成为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传统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标志着中医药教育首次完整嵌入中亚高等教育体系,为当地系统性培养本土中医专业人才。 ——文化搭桥,联通民心。中亚国家旅游年、文化年、艺术节在中国广受欢迎,《山海情》、《我的阿勒泰》等中国影视作品走红中亚。为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中国和土库曼斯坦于2023-2024年互办文化年,体现了两国加强人文合作的决心。中土都拥有丰富的独特文化遗产,历史渊源悠久,双方通过舞蹈、声乐、戏曲等艺术形式,展示了各自的文化艺术魅力,促进了文化的深度交融。 纳乌鲁兹节是中亚国家的传统节日。2025年3月,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的一家艺术团,在西安的丝路欢乐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纳乌鲁兹节庆典,用歌舞传情,以美食会友。4月,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馆在西安举行了纳乌鲁兹节庆祝活动,包括迷你足球友谊赛、民族传统游戏、才艺竞演以及哈萨克民族音乐与舞蹈表演。活动的主旨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间友谊与多边交流。 ——丝路文旅,双向奔赴。旅游业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双方推进旅游合作不仅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地缘优势,更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互补的市场需求。通过政策互信、资源互通与市场互动,中国与中亚正构建平等均衡的旅游合作生态,为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人文动力。 中亚是中国入境旅游增长最快和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中国也是中亚地区的主要客源国。中亚五国已全面纳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体系。为扩大跨境旅游规模,中亚各国相继实施签证便利化政策:乌兹别克斯坦自2021年起率先对中国游客开放10天免签待遇,持有效证件及行程证明即可入境;2023年11月中哈实现全面互免签证,两国公民可享受30天免签停留待遇;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同步推行电子签证制度,进一步简化入境流程。2025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正式生效,两国民众往来更加便捷。 配合旅游推介会、主题展览等推广活动,双方持续提升旅游品牌曝光度,有效扩大了跨境旅游吸引力。2024年为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得益于互免签证政策的实施,双向旅游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哈方来华游客量同比提升31%,中方赴哈游客增幅突破50%。2025年5月29日,中国—中亚人文旅游班列开行,亚欧大陆上架起双向奔赴的人文交流通道,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和人文交流内涵。 七、和平安全稳定筑牢发展基础 2023年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指出,中亚国家主权、安全、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维护,中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得到尊重,中亚地区致力于和平、和睦、安宁的努力必须得到支持。 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各方一致认为,维护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宪法制度意义重大,坚决反对破坏合法政权和策动“颜色革命”,反对以任何形式和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各方强烈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愿合力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网络犯罪等活动,加强重点项目、大型活动安保经验交流,保障战略性合作项目安全稳定运营,共同应对安全威胁。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以共建安全共同体为目标,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通过加强反恐协作、强化多边机制、推动安全治理创新等务实举措,深化在边境管控、网络反恐、联合行动等多领域合作,共同筑牢地区安全防护网,为地区长治久安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9月,中国—中亚公安内务部长首次会晤机制在连云港启动,各方就打击跨国犯罪、极端主义、网络犯罪等达成多项共识,并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与联合行动机制。同年9月,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各方就跨国司法协助、联合打击暴恐犯罪等达成多项共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分享了反恐立法与执法经验,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反恐新格局。2025年4月,第六次中国—中亚外长会晤明确支持在杜尚别设立上合组织禁毒中心,并与中亚地区禁毒信息协调中心联动,强化毒品查缉与跨国犯罪打击力度。 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国家大力提升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化水平,定期举行多双边联合演习和边境联巡,最大程度挤压了“三股势力”的活动空间,有力维护了共同安全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中亚地区山水相连。中国—中亚峰会召开以来,中方不断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周边国家安全合作,加强跨境联合执法,筑牢边境安全防线,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针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边境复杂的地理环境与管控挑战,双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创新合作模式。 2024年11月,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地方政府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在新疆霍尔果斯举行,就中国新疆同哈萨克斯坦杰特苏州共同推进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深化地方间合作等进行交流。会议期间,双方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跨境旅游、规范市场秩序、深化动植物检验检疫合作、联合打击犯罪等议题进行交流。会后,双方签署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地方政府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纪要》及共同建立霍尔果斯跨境旅游合作区备忘录。2025年1月,中哈边界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宣布联委会正式成立并通过联委会章程,积极评价双边关系和《中哈国界管理制度协定》落实情况,充分肯定中哈边界清晰稳定、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和友好合作的良好态势,一致同意以联委会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边界管理与合作,为推动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如今,一个稳定团结和平的中亚正在加速形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更加牢固。202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签署国界交界点条约并彻底解决边界问题,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树立了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