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类 1、什么是干部离休制度? 答: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决定指出:建立老干部离休退休和退居二线的制度,妥善解决新老干部适当交替的问题,是一场干部制度方面的深刻改革,是关系我们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实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决定》规定:担任中央、国家机关部长、副部长,一般不超过65岁,副职一般不超过60岁;担任司局长一级的干部一般不超过60岁。离休退休的老干部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不久以后,国务院随即还发布《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作为一种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以确保中央制定的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得到顺利的执行。自此,中国开始建立干部退休制度,其直接结果是,大批老干部离退休,或者退居二线。此后,大批年轻干部迅速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 2、老干部的范围什么? 答:老干部的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目前我们所称的老干部,一般是指建国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符合离休条件的干部。其中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干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干部;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干部;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干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干部这个概念所指的对象会逐渐变化,会不断产生新的老干部。 3、老干部工作的基本政策原则是什么? 答:《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中发[1982]1 3 号) 指出,老干部离休退休以后,一定要很好地安排照顾,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并注意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这应当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坚定不移的政策原则之一。 4、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加强新形势下的离退休干部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开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局面,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良好条件。 5、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加强新形势下的离退休干部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奋发有为;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离退休干部;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照顾好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坚持把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结合起来,引导离退休干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坚持以让党放心、广大老干部满意为标准,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合力。 6、“六个老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实现“六个老有”是老干部工作的目标,“六个老有”,是对老年人生活需求的高度概括,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老有所养是核心,是其他“五个老有”的前提和基础。老有所养就是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以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特殊需要。老有所医是重点和保障,就是满足老年人看病治病的需要,这也是老年人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老有所为是很多老年人晚年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继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老有所学也是许多老年人生活的组成部分,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掌握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丰富生活。老有所教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老年人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老有所乐内容极其丰富,通过开展各种各样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为老年人增添欢乐,幸福安度晚年。 7、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部门加强老干部工作领导的职责是什么? 答:《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的通知》 (中组发[1990]5号)中明确指出: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当前要着重研究解决如何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和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切实解决老同志生活困难等问题。党委和政府的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老干部工作,应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老同志座谈会,沟通思想,倾听意见,加强同老干部的联系。要注意发挥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对老干部工作的协调作用,指导有关部门做好老干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