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离退休干部运用智能技术难题,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委老干部局以“银龄学堂”为抓手,系统推进涉老智能技术专项培训,助力构建全龄友好型智慧社会。2025年,全区已累计开展培训20余场,覆盖老同志3000余人次。 强化组织保障,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将智能技术培训纳入2025年度“我为老同志办实事”重点项目,区委老干部局联动区民政局、教体局等多家涉老教育部门,建立形成“区级统筹部署、镇街分级负责、村社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联合发文的形式,健全常态化的调研督导机制,结合专项座谈、数据分析、一线走访等多种方式,动态掌握工作进度,切实推动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工作举措精准落地。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老年学校)落实专门力量,联合属地村居、志愿者团队,打造“需求调研—课程设计—组织培训—跟踪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构建数字化教育全流程管理体系。 聚焦精准施策,打造适老化培训模式。聚焦离退休干部所需,在培训内容紧扣高频生活场景,涵盖智能出行、医疗健康、线上支付、防诈骗知识等实用项目。西亭镇针对老干部群体特点,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题培训,重点讲解智能助手“豆包”的语音交互、用药提醒、紧急呼叫等适老化功能。兴仁镇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双主题培训,手把手指导老年人使用扫码乘车、预约挂号、电子病历查询等操作。各镇街创新“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实操演练”教学模式,通过“大字版课件+方言解说”、配备志愿者一对一辅导等措施,确保“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深化资源整合,构建多维服务生态。针对离退休干部生理和身心特点,坚持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不断提升教育覆盖面和便捷度。在线下,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等阵地打造“15分钟学习圈”。在线上,指导老同志注册“九九智慧学堂”小程序,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选学。组建由专业教师、青年党员、社区工作者构成的助老服务队,开展“送教上门”“智慧帮扶”活动,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石港镇创新“老带新”互助学习模式,由掌握技能的老年学员担任“小教员”,带动身边老同志共同提升数字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