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时,科普暖夕阳。4月16日,湖北谷城县老年大学人头攒动,一场融合急救演练、健康科普、科技助老的“科普嘉年华”正火热开展。这是该校连续第三年联合县科学技术协会、县红十字会、县疾控中心、县中医医院等单位举办大型科普宣教活动,累计惠及老年人超3500人次,逐渐成为当地“银龄科普”特色品牌。 “三年打磨”科普课 精准对接银龄需求 “手腕要垂直,按压节奏不能乱!”活动现场,县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监事长陈雪琴边讲解边,边为大家示范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AED使用操作。许多学员边看边问,踊跃上台来体验操作。柔力球班学员蔡少林笑着说道:“三年来,我不光自己掌握了许多急救知识,还带动全家一起学习。每年都有新课程,现在家里孩子都叫我‘急救专家’了!” 据悉,该校始终坚持以建强老年科普主阵地,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坚持“一年一主题、年年有突破”。前年聚焦反诈知识普及,去年增设智慧助老数字课程;今年则是创新融入《科普法》宣教与科技志愿服务体系搭建。县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副书记丁丽介绍:“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学员座谈,动态调整科普内容,今年新增的‘预防接种答疑’‘穴位养生实操’等模块,就是根据老人投票选出的‘最想学’清单设计的。” “真场景+新技术” 科普教育更接地气 “溺水施救要先判断意识!”“手机挂号要点这里……”在活动现场,四大特色展区同步开放。急救技能实训区,老年学员们轮流在模拟人偶上练习胸外按压;数字助老体验区,科技志愿者手把手教学员使用“科普中国”APP获取权威知识;健康咨询区排起长队,疾控专家正为老人解读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三年前第一次学急救时手忙脚乱,现在都能当助教了。”朗诵班学员冷艳亮出刚考取的急救技能认证证书。数据显示,三年间该校学员急救技能掌握率从15%提升至76%,累计34人获急救资质,多名学员曾在公共场所成功实施救助。 从“普惠”到“深耕” 银龄科普再升级 “连续三年跟踪显示,学员科学素养测评得分年均增长15%。”县科技馆副馆长谢艳萍透露,今年活动特别引入“科技志愿服务队”注册工作,学员们在加入志愿服务队后,可以更好地带动身边亲友一起提升科学素养,目前已有80余人成功注册。 夕阳无限好,科普正当时。谷城县老年大学将积极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让更多银龄群体从科普“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受益者”“传播者”,为积极应对老龄化贡献更多“银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