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景洪市委老干部局积极响应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新时代“银龄人才万人计划”,秉持用心用情的服务理念,突出对银龄人才的关心关爱,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银龄人才发展体系,畅通服务银龄人才“绿色通道”,助力银龄人才发挥才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破冰思想“禁锢”。以“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服务为理念,突破老干部工作的传统局限,将银龄人才工作视为人才工作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以组织部门为总牵头、老干部工作部门统筹、部门单位为依托、社区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补充、志愿者为延伸的工作模式,将银龄人才工作置于全市人才工作大局中进行高位统筹谋划,营造良好的银龄人才发展环境。 打破路径“依赖”。深化拓展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四就近”服务体系建设,打破单位界限与条块分割,确保政策有效衔接、资源有机贯通。以“组织融入、服务融合、活动共办、阵地共享、品牌共建”为嵌入机制,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并向社区延伸,汇聚优秀银龄人才,打造无界、融合、共享的银龄人才发展空间。 拆除服务“围墙”。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和旅居生活趋势,打破区域人才限制,把握“候鸟型”银龄人才资源。聚焦旅居生活集聚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矩阵、小区物业服务圈和旅居康养服务基地,搭建“候鸟型”银龄人才联络站点。发布人才征集令,开展“银龄教师”“银龄医师”征集入库工作,共享“候鸟”人才会客厅,开展高层次旅居银龄人才节庆走访慰问活动,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开通服务联络“银龄人才直通车”。 补齐平台“缺位”。构建“1个市级银龄人才服务中心 + N个特色工作站(点)+ X支银龄志愿服务队”的三维架构。在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主阵地设立银龄人才服务中心,在专业型离退休人员集聚行业设立银发人才工作站。创新拓展老年大学“游学养第四课堂”,创建银发先锋之家、组建“五老”宣讲团,成立“雨林银发”志愿服务队,开设“雨林银潮之声”大讲坛,健全“雨林银龄人才库”,探索构建银龄人才联盟共同体。 构筑银辉“矩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入实施“雨林银发助力+”行动、“银龄人才助力兴边富民行动”,组织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等专题调研,以及“我为景洪发展献一策”征集活动,鼓励银龄人才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