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济宁市鱼台县 “三个突出”赋能“五老”队伍建设数智化转型

2025-4-9 09:1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1| 评论: 0|原作者: 通讯员:魏铮 李雷|来自: 济宁市鱼台县委组织部

摘要: 济宁鱼台县以打造新时代“五老”队伍为目标,聚焦“人才引育、素质提升、服务创新”三个方面,以数智化转型赋能“五老”队伍建设,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突出人才引育,优化成长体系。搭建信息数据库。深入 ...

济宁鱼台县以打造新时代“五老”队伍为目标,聚焦“人才引育、素质提升、服务创新”三个方面,以数智化转型赋能“五老”队伍建设,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突出人才引育,优化成长体系。搭建信息数据库。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开展常态化“立体”调研活动,多渠道收集活跃的“五老”人员信息、活动记录、服务需求等数据资源327条,明确专人持续更新信息数据台账,梳理骨干人员88人。提升人岗匹配度。结合个人优势专长及服务意愿,设置红色宣讲、法治报告、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社区调解、文艺演出等6类个性化标签,精准标注区分人才类别,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造线上工作室。探索传统思政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新渠道,打造以伟凡“美德”工作室为代表的4处“五老”发挥作用示范点,通过开展网络直播课等系列线上活动,实现与青少年“面对面”教育、做到“点对点”交流。

突出素质提升,强化能力培训。培育数智化意识。针对“五老”群体特点,在县老年大学开设AI智能应用“适老化”数智课程,积极引导“五老”及时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趋势,提升智能设备应用能力。开展常态化研讨。定期召开全县“五老”骨干座谈会,围绕“互联网+”赋能关工委发展专题,采取小组讨论、典型发言等形式进行研讨交流,引导“五老”建言献策,推动业务向“线上”延伸,有效打通服务青少年“云端最后一公里”。举办专业化培训。组织社区工作者、青年党员志愿者建立“一对一”帮扶模式,在4处省、市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打造“青银结对”数智工坊,举办短平快的“AI智能应用随身帮”活动,为“五老”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指导。

突出服务创新,拓展场景应用。精确对接居民需求。个性化为92名“五老”楼长、单元长设计“您有事我来帮”二维码名片,在小区微信群、社区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进行公布,及时收集社情民意,解决居民诉求,营造和谐邻里氛围。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制作“微讲座、微展示、微宣讲、微朗诵”等系列微视频26部,通过构建网络全景式宣讲矩阵,扩大宣传覆盖面,持续释放“五老”队伍社会影响力。织密数字关爱网络。拓宽青少年关心关爱渠道,联合县妇联开展“五老”点亮微心愿活动,累计为109名帮扶儿童实现了网络“微心愿”,召开“美德鱼台”品牌建设网络发布会,公布县关工委成员单位“我为青少年办实事”21件,凝聚关心关爱强大网络正能量。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