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宁夏大武口区:擎画关爱蓝图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3-31 09:2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33| 评论: 0|原作者: 李冰心|来自: 大武口区委组织部

摘要: 近年来,宁夏石嘴山大武口区以服务青少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困境家庭学生的关爱救助作为重中之重,强化部门联动,联合社会力量,不断拓展新领域、探索新途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办好事,推动大武口区关心下 ...

近年来,宁夏石嘴山大武口区以服务青少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困境家庭学生的关爱救助作为重中之重,强化部门联动,联合社会力量,不断拓展新领域、探索新途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办好事,推动大武口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织密“保障网”,构建困境学生帮扶新格局

“应助尽助、精准施策”为原则,构建“数据支撑、政策兜底、社会协同”帮扶体系,为困境学生撑起一片成长晴空。建立动态数据库,从“模糊掌握”到“精准画像”。通过“网格摸排+数据比对”,组织(村)社区网格员深入居民家中走访摸排,联合教育、残联等部门进行数据共享,精准识别因学致贫、因病返贫等隐形困难学生,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建立全区困境学生动态数据库,为1299名困境学生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档案。2024年将大武口区监测户、困难户中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一并纳入帮扶范围。做实政策保障链,从“单一输血”到“多维造血”。出台募捐资金实施方案,建立“区级领导重点包抓、关工委主要负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工作机制,大力开展“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召开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募捐动员会,区委书记带头募捐,近年来共筹集资金120.15万元,惠及学生1200余人。推行“教育费用全减免”,对大武口区公办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中脱贫家庭、城乡低保等“八类”儿童实施“一免一补”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城乡特困救助供养、边缘易致贫家庭等“六类”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向困境学生捐赠衣物3610件,资助金额77.52万元,确保惠民举措直达需求端。拓展社会帮扶圈,从“零星善举”到“系统合力”。印发《关于爱心企业救助特困家庭学生的通知》,开展“圆梦助学”“暖冬行动”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联合高新区驻地企业捐款12万元;积极协调区教育局、民政局、共青团等部门开展“微心愿”“希望书桌”、节日慰问等关爱活动,为困境学生解决学杂费和学习用品,年均解决学生购买书包、眼镜等个性化需求1000余个,避免学生因贫辍学。

二、架设“连心桥”,创新精准帮扶新路径

带领基层关工委探索“物质保障+精神赋能”工作模式,让帮扶有力度、更有温度,以精神滋养塑一生之魂。“一对一”结对帮扶,从“泛泛关爱”到“深度共情”。深入开展“金秋助学”帮扶贫困学生圆梦活动,发挥“五老”队伍作用,建立“一对一”帮扶困难家庭学生机制,组织33名老同志与困境学生结成对子,签订三年帮扶协议,每年每名学生600元,帮助困境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动员优秀教师、爱心企业家以人生阅历启迪心智,教师以学业辅导破解难题,近两年开展中小学心理赋能工程团体辅导8场,“一对一”咨询1425人次,线上讲座4场,累计观看人数13637人。“点对点”送教上门,从“教育孤岛”到“知识普惠”。区委书记亲自领办社工人才“护苗行动”,服务覆盖200余名残疾青少年、150余名特需关爱青少年、500余名留守儿童,动员区人民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联合“五老”队伍68名骨干成员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开展宣讲78场次,惠及学生4万人次,送教上门1000课时,真正实现“教育零距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心连心”成长陪伴,从“被动救助”到“主动赋能”。按照“哪里有党组织、有老同志和青少年,哪里就要建立关工委组织”的要求,推动关工委组织建设不断向基层延伸。区委社会工作部启动心理健康人才赋能提升项目,为基层关工委工作者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业务本领。充分利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在53个社区设立“心灵驿站”,以工会爱心托管班、妇联“爱心妈妈”为依托,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各类培训讲座200余场次

三、点亮“希望灯”,打造长效帮扶新机制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抓好铸魂育人,从“阶段帮扶”到“终身关怀”。组织“五老”宣讲团深入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党史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宣讲活动28场次,惠及学生近3万人次。动员各级基层关工委联合辖区学校开展“继承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补足精神之钙”“童心向党 筑梦未来”等党史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广泛开展中小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各中小学以“新时代好少年”为榜样,组建“小喇叭”宣传服务队、“小红帽”文明劝导队,开展“小小少年宣讲团”“明星小主播”等活动,用孩子的方式讲好文明故事。深化普法实践,从“条文解读”到“文化浸润”。持续深化“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024年与教育、检察、法院、司法部门合作联动开展普法活动12场次,联合公安局、法院开展“携手落实‘两法’保护少年的你”普法直播活动,吸引30000余名师生及家长观看,单场点赞超10万。关君“未”爱志愿服务队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30余次,着力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建立反哺机制,从“受助者”化身“助人者”。创新开展农村“两有三无”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村青少年中有理想道德、有致富本领,无辍学、无犯罪、无不孝敬老人的比例,截至目前,全区12个行政村中已有11个完成了“两有三无”创建工作。组织开展“老帮青 促发展 促振兴”活动,为青年创业者排忧解难,大力培育在村青年适用人才,引领在外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反哺家乡。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