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玉兰飘香。3月20日早8点的济南章丘养老服务中心,已经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原来是章丘区“百脉银龄”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专程为在这里疗养的老人送去了精心筹备的文艺演出。 演出在陈氏洪派太极拳表演中拉开帷幕。只见志愿者们精神饱满、动作娴熟,行云流水、刚柔并济,步随身换间,衣袂开合飒飒生风,每招每式都诠释着太极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场老人们目不转睛,仿佛沉浸在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世界中。 随后,京剧、吕剧、情景剧、诗朗诵等“文化大餐”轮番上演:《白毛女》《红云岗》《沙家浜》《状元媒》《一霎时》《钓金龟》《红灯记》《黄鹤楼》《锁麟囊》等京剧选段耳熟能详,表演者们或娓娓道来,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细腻,或刚柔相济,抑扬顿挫的唱腔仿佛穿越了时空,在唱念做打间流转了千年风华,让人感受到国粹的无限魅力。 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老干部志愿者带来的吕剧串烧《提起这个小老婆》和《张大娘淘米》,唱腔优美动听、表演诙谐幽默,引得台下笑声不停、掌声不断。 情景剧《绣红旗》,老干部志愿者通过催人泪下又鼓舞人心的细腻表演,带大家共同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感受到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烈士对祖国那份炽热而坚定的热爱;诗朗诵《道德经》则再现了经典文本,传播和解读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倡导大家回归心灵本真,保持内在平和。 全场100分钟的演出过程中,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秩序井然的坐在台下,有的目不转睛的观看表演,有的随着声腔拍手击掌,好似回到了少时听戏的时光。“京剧是国粹,我们这代人年轻时流行样板戏,骨子里刻着对传统艺术的感情。”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说,“志愿者唱的太有感情了,让我想起以前全家一起听戏的日子……”“老人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质关怀,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更多的走进我们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韩院长感慨道。 这场带着老干部志愿者深厚感情的特殊演出,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专业的灯光,但他们的每句唱腔都浸透着对传统的尊重,每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公益的初心。当这群平均年龄“60后”的“百脉银龄”志愿者遇见“8090后”的观众,当传统文化照亮暮年时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一个民族、地区尊老敬老、向善向美的精神底色。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不仅让传统瑰宝在笑颜深处绽放芳华,更谱写了一曲“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乐”的双向奔赴之歌。 莫道黄昏天色晚,晚霞尤可照苍穹。这支由退休老领导、老教师、老党员等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是章丘区“百脉银龄”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文艺轻骑兵”。年轻时,他们是各自岗位的骨干,退休后因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进社区、进农村、进公园,开展文艺展演、文化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以文化繁荣助推全域乡村振兴。下一步,章丘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将不断创新服务内容,精心编排节目,组织引导老干部积极参与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银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