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作为全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现有地方离退休干部3960人,胜利油田移交社区老党员20195人。近年来,全区以创建“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示范党组织为总抓手,积极构建“双核驱动、三维聚力、四化保障、品牌引领”工作体系,持续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有力提升了“本色家园”的品牌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 (一)加强“双核驱动”,筑牢银龄党建根基。一方面实施组织架构创新工程,建立健全“1+8+N”三级组织网络,即1个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统筹协调,8个镇街区域党建联席会具体实施,80个有关部门和社区同步推进建设“银龄先锋党支部”,通过组织生活联过、党员队伍联建、志愿服务联办,实现油地离退休党员管理全覆盖。另一方面实施社区党建提质工程,在油田移交社区推行“党委+网格+楼栋”三级架构,优选1000余名“老石油”担任党组织骨干,打造“初心课堂”“石油讲堂”等特色载体,深入推动油城精神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 (二)实施“三维聚力”,激发银龄党员活力。在头雁培育维度上实施“充电赋能”行动,举办高规格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定期在区-街道-社区分别召开老党员情况通报暨教育培训会,开展“老书记论坛”等20余场次。在骨干带动维度上实施“榜样引领”工程,印发《关于“油城榜样引领”工程的实施方案》,建立“银发人才库+红色讲师团+油城智囊团”联动机制,邀请82名熟悉油地工作的老专家“建言献策”,选任25名有一线经历的老党员宣讲“我为祖国献石油”,目前入库银龄榜样达256人。在全员参与维度上实施“银耀油城”计划,重点打造油地共治议事、红色传承教育、志愿服务实践等平台载体,培育出“金桥工程老专家”“书记茶摊老顾问”等特色团队,组织带动2000余人奉献在活力幸福新油城第一线。 (三)健全“四化保障”,完善长效服务机制。关爱服务精准化,制定《关于加强油田离退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意见》,将其划分为活跃、稳定、流动、关怀等类型,大力践行“时间银行”“结对帮扶”“互助养老”等特色活动,探访关爱高龄失能独居等老党员60余人次。阵地建设共享化,改造提升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中心,打造银龄“直播间”“人才驿站”“创客空间”等特色阵地15处,共享使用活动站所85处。待遇保障制度化,督导落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经费保障、书记补贴、党费返还等制度,健全完善油地为老服务双重关爱制度,并积极争取社会机构有力支持。激励评价体系化,结合“星级党员”评定,细化“六好”支部标准,将其参与社区治理、助力油地融合、服务发展大局等情况纳入积分管理,物华社区老干部服务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等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报道。 (四)打造“一个品牌”,引领银龄有为新风。在银龄榜样的示范带动下,离退休干部党员以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奉献热情高涨,服务形式多样,“本色家园”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目前制作专题片1部,刊发“银耀油城·金秋之声”政务专栏6期,拍摄“油城榜样”微视频36个,并将其纳入全区主题党日、教育培训等学习内容,真正让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成为凝聚银龄力量的“强磁场”和服务发展大局的“助推器”,进一步实现了银龄群体从“松散型参与”向“组织化赋能”转变,这也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