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永不褪色的红蜡烛 ——记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嵇旭春

2014-5-26 15:31|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2986| 评论: 0

摘要: 永不褪色的红蜡烛 ——记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嵇旭春 嵇旭春,现任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他十几年如一日,在组织老干部定期学习活动的同时,热心教育下一代,从1997年 ...

永不褪色的红蜡烛

——记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嵇旭春

 

嵇旭春,现任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他十几年如一日,在组织老干部定期学习活动的同时,热心教育下一代,从1997年香港回归之日起连续15年坚持每逢重大节日带领村里孩子升国旗、奏国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逢周末和寒暑假期义务开办硬笔书法学习班,先后培训本村及周围村庄“留守儿童”160余人次。自2010年开始,累计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10500元,以实际行动回报党的培育之恩。先后荣获“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潍坊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潍坊市模范老人”等称号。

 

2010年6月13日,一名老党员来到高密市井沟镇组织办公室,向党组织交纳了5000元“特殊党费”,这一天是他入党整整50周年的日子,他就是井沟镇呼家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嵇旭春。到目前,他已累计缴纳“特殊党费”10500元。老嵇还有个想法,就是在他80岁、90岁和入党60年、70年时再交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对他的培育之恩。

“组织好老干部学习是我份内的事”

1996年7月嵇旭春从原呼家庄镇教师岗位上退休后,担任了井沟镇呼家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十几年如一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党支部工作中,坚持每月16日组织老干部学习雷打不动,对年老体弱不能参加集体学习的,他就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送学上门。为了能让老干部按时看到《老干部之家》,他每月一次乘公共汽车行程30多里到老干部局领取,并一一送到老干部手里。在一次送书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回到家里全身都湿透了,老伴心疼地说:“你都这把年纪了,这么卖命图个啥?”嵇旭春说:“我是支部书记,组织好老干部的学习活动是我份内的事”。多年的从教经历,嵇旭春养成了每天读书和做笔记的习惯,在他家里有两个特制的大书橱,里面放满了他从青年时代到现在所记录的笔记,每个时期都用书签做了明确标记,闲暇时就翻出来看,这成了他接受教育的宝库。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期间,他坚持每天学习两个小时,累计记学习笔记60多万字。他说,宝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定落后,我虽然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要永远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镇老干部主动学习已蔚然成风。

“这样的活动我还要继续办下去”

为了丰富农村老干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002年6月,他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投资建设了门球场,牵头成立了老干部门球队,定期召集训练和参加比赛。在近年来全市组织举办的门球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他注重钻研思考,对“五福”(又称“五棍”、“五条”)这种传统棋类规则进行升级改造,创新出了“五福寿棋”项目,并在全镇推广,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喜爱。2004年,他在自己家门口,举办了首届老年人“五福寿棋”比赛,吸引了周围村庄的30多名老年人参加,他自己掏钱为每名参赛选手颁发了证书、茶叶等纪念品以示鼓励,到目前他已连续举办了八届“五福寿棋”比赛,累计参赛老年人达400余人次,自己出资购买奖品、纪念品等达5000余元。看到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他乐呵呵地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只要老干部们参加,我还要继续办下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嵇旭春从教近40年的真实写照。如今,虽然从教育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仍不忘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呵护。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买回了国旗、旗杆、国歌CD以及音响设备,召集家人和村里的孩子,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举行了升国旗仪式。从此以后,每逢重大节日,他都要带领村里的孩子们举行升旗仪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祖国的伟大,懂得长大以后要建设祖国。中央、省、潍坊和高密市多家新闻媒体都以“农家院里升国旗”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去年夏天,当他看到村里学生上学的道路下雨时泥泞不堪,经常有孩子摔倒时,就自己掏钱买来了拳石,召集了村里几个青年,叫上自己的子女,用三天的时间垫好了这一段路,并发动老干部组成了义务护路队和巡逻小组,护送孩子们上学。嵇旭春还担任了6处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及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教育,几年来他先后拿出4000余元资助6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今年5月,他向镇党委争取了6套教学桌椅,又在自己家里办起少儿硬笔书法培训班,利用周末和假期义务免教授学生书法,目前已招收本村及周围村庄“留守儿童”20多人,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永不褪色的红蜡烛”。

 

【简评】

稽旭春用上升的国旗,召唤着一种精神,关心教育着周边的青少年。他像泥土一样平实,丰富着农村老干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宝刀不老,默默奉献,时时刻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1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