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老干部工作“五大行动攻坚突破年”总体部署,强化政治引领、统筹社会资源、优化服务供给,奋力书写“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新时代答卷。 一、以“金夕底色”激发“党建特色”,在“老有所学”中构筑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新高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体推进强基、拓面、延链等三大体系建设,引导老同志并带动更多党员以学促行、以行践学。抓实思想政治引领。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实党纪学习教育,通过网上报告会、专题读书班、“正负面”清单等不同形式,全覆盖多层次激发老同志学习热情。聚焦队伍拓面增效。率先出台离退休干部党建“三支队伍”建设文件,配套形成选育管用10项具体举措,推出11个特色支部工作法,确保“雁阵”“牵手”“争先”三项计划梯次落实、有效推进。深化组织强链提质。持续推进流动党员区域化管理,为36名在南京的老同志组建驻宁流动党员党支部,为驻沪流动党员党支部落实好支部活动室、专项活动经费,构建起以“组织链”拓展“教育链”、延伸“服务链”的双向共管新模式。 二、以“银发生辉”展示“银龄风采”,在“老有所为”中创新离退休干部优势作用发挥新机制 聚焦老干部工作更好服务融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支持老同志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参与新时代“银龄行动”。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为各类江海银发先锋驿站、银发人才工作站、老党员工作室配套打造“银龄”图书角、“金夕”议事厅、心理疏导室等,助力政治、服务功能“双提升”。打造“专业化”志愿队伍。发挥涉老社团(协会)党建联合体聚合银发人才的优势,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光伏项目+乡村振兴”、青少年心理健康等主题,打造产业帮扶点位20余个、帮助解决难题14个、服务群众7800余人次。推动“集成式”组合攻坚。以“红领金夕”为主题,通过基层单位“揭榜领题”和特色支部“书记项目”,清单化落实“我的家乡我建设”28个攻坚项目,为老同志助力平安创建、社区治理、倡树新风,提供平台载体和配套保障。 三、以“实干力度”提升“服务温度”,在“老有所乐”中探索离退休干部幸福指数提升新场景 通过对接社会化养老资源,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探索搭建“乐龄·金夕”服务矩阵,持续构建“爱老助老”服务保障新格局。用心用情满足实际需求。聚焦“一人一策”服务保障新形势新要求,开展离休干部“家家访”、家庭医生“六必到”、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等活动,实现83名离休干部“一个不落”,链接推动“三有一落实”工作不断深化,老干部满意率保持100%。共建共享强化多元保障。与卫健、司法等部门共建区级养老顾问团,联动以低龄退休干部为主体的“金夕晚晴”助老服务队,组织开展“老劳模、青力量、新变化”“你点我说·菁彩银龄”“送医下乡 关爱健康”等活动,初步构建多元服务新格局。点面融合提升学用质效。制定基层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设置标准,推动老干部党校、老年大学和老年科技大学“实体化”运行,带动镇村精心打造“新城银辉”离退休党员之家、“老蔡工作室”等一批共享阵地,“教、学、乐、为”阵地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