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老干部局长会议精神,紧扣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中心任务,找准服务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坚持党建领航,创优平台载体,激活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银龄动能”。 一、坚持党建领航,汇聚发挥作用强劲动能。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统领,坚持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发挥作用提供坚强保障。一是顶层设计抓统筹。将老干部发挥作用置于全县高质量发展全局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纳入离退休干部党建“总盘子”,连续三年开展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规范建设年、精准提升年、巩固深化年专项行动,并在年度基层党建和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设置具体指标,为发挥作用提供组织保障。二是织密体系聚合力。整合多元资源力量,构建“1+4+N+X”工作体系,即以老干部志愿服务推进中心为龙头,在街镇、县直部门、社会组织、老年大学4个层面构建银龄志愿服务组织,向下延伸成立银龄志愿服务团队50个,发展会员1200余名,形成统一组织领导、多元协同发力、统筹协调推进发挥作用的生动局面。三是要素保障强动能。推行新退休干部“荣退即报到”模式,积极发动政法、教育、工信、农业等领域银发力量,选派近百名退出岗位领导干部担任城市社区、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以及乡村发展顾问员。2024年开展“银龄生辉”志愿服务活动156次,与各领域党组织签订融合共建项目68个,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创优平台载体,擦亮发挥作用特色品牌。以打造“银耀玫乡”志愿服务品牌为主线,实施五大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引领老同志服务中心大局。一是打造“银龄解忧”工作室,助力社区治理。在19个城市社区统一打造“银龄解忧”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6-8名老同志,下设居民小区“银龄解忧”小分队42支,发展“银龄使者”273名,帮助解决民生难题1278件,反馈社情民意506条,群众满意率超过95%,物业类热线投诉降低39%。经验做法在《城市党建周刊》、《大众日报》、市委办公厅《每日信息》等宣传报道,入选省委组织部城市基层党建“一事一品牌”典型案例。二是建立“银龄助农”服务站,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摸清街镇农业专业技术需求和农口老专家资源,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实行街镇点单、组织部派单、农口部门接单“三单式”精准对接服务,推动农业大户与老专家建立帮扶指导关系。项目开展以来,建立“银龄助农”志愿服务实践基地7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期,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三是组建“银龄润苗”志愿团,培育新时代青少年。募集社会资金70余万元,在原县委党校成立“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吸纳5家关联社会组织、2000余名会员、100余名“五老”志愿者加入,下设8个职能分团,开展关爱活动50余期,搭建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关工委统筹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志愿服务新格局。四是成立“银龄纾困”帮扶队,关爱弱势群体。打造全省首家“老干部博爱驿站”,发展会员100余人,走访慰问贫困户800余户,向山区幸福院发放轮椅200多台、服装3000余件、棉被100余床,典型做法在《中国老年报》报道。五是开辟“银龄传声”新平台,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打造老干部正能量直播间,开设“初心向党”“传统文化”“平阴故事”“情系花朵”“银龄乐活”五个板块,邀请明德孝文化传播中心老讲师、离退休党组织书记等录播短视频6期,点击量达到3万人次,让老同志在网络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三、注重激励赋能,激活发挥作用内生动力。不断夯实基础、典型引路、激励赋能,推动老干部作用发挥更持久、更高效。一是建强阵地夯基础。总投资700余万元对县老年大学(老干部志愿服务推进中心)改造升级,打造志愿服务推进中心、正能量展厅、芳华剧场、初心讲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驿站等,为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凝聚和赋能有为提供阵地支撑。划拨奖补资金近30万元,在社区(网格)党群服务阵地打造“银领先锋驿站”6所、“家门口”老年学校8处、开放式老干部活动室4处,为老同志就近就便发挥作用提供便利场所。二是典型引路树导向。在全县“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中,拿出专门名额表彰事迹突出的老党员,每年评选表彰最美“银龄使者”20人。在“平阴党建”开设“银龄先锋”专栏,宣传老有所为先进典型20期,3位老同志被评为“泉映银龄”影响力人物。三是激励赋能增活力。实施《平阴县老干部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积分)管理办法》,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免费赠送医疗服务卡和老年大学课程,持续激发老同志志愿服务动能。定期召开“银龄助力社区治理”培训会,邀请政法、信访等部门对邻里纠纷、群众矛盾进行调解技能培训,提升老同志做好群众工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