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浙江温岭市老年大学:银发思政再添新引擎 党校共建共筑精神新高地

2025-3-17 09:35|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10| 评论: 0|来自: 温岭市老年大学

摘要: 为深化老干部党校合作共建成果,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浙江温岭市老年大学在2025年春季学期首次将思想政治课纳入日常教学体系。2月27日上午,学校在11楼报告厅举办了开班仪式和第一堂思政课,特别邀请温岭市委党校 ...

为深化老干部党校合作共建成果,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浙江温岭市老年大学2025年春季学期首次将思想政治课纳入日常教学体系2月27日上午,学校在11楼报告厅举办了开班仪式和第一堂思政课,特别邀请温岭市委党校副校长周辉兵老师以“顺应时代趋势 把握未来机遇”为主题开展思政课教学。此次课程既是老年大学思政教育的新起点,更是贯彻浙江省老干部党校合作共建部署的生动实践,为打造新时代老年教育“市域标杆”注入强劲动能。

政治建校强根基,思政教育赋能银龄新活力

作为温岭市“银和”党建联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大学始终将政治引领作为办学核心。此次开设思政课,正是依托党建联建中“聚点共享型”组织体系的资源优势,联合市委党校、关工委“五老”成员等力量,构建“大课+小课”双轨教学模式。大课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时事政治与宏观战略,内容涵盖“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等前沿议题;小课则以人文历史、思想政治为主,通过互动研讨深化理论认知。课程设计充分体现“银色堡垒指数”中对学习教育、作用发挥等方面的规范化要求,推动党建与教育同频共振。

资源共享提质效,深化合作激活课程再创新

温岭市老年大学思政课的开设,得益于与市委党校的深度共建机制一方面,通过合作共建,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统筹协调市委党校优质师资力量,进一步整合市委党校在理论研究、智库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探索线上线下双轨教学体系为课程注入专业性与权威性;另一方面,老年大学依托“银和”党建共享基地、银景驿站等阵地,聚焦“为党育才”目标,挖掘“银龄富矿”,将课堂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文化礼堂等场景,在课程中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等实践模块,引导学员在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中发挥专业特长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例如,通过“银和”志愿者联盟平台,鼓励学员参与‘向阳’助学”“银和调解”等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学用结合,助力基层治理与共同富裕建设推动“银色人才”从“学有所得”向“学以致用”转化,实现党建联建与作用发挥的深度融合

银龄担当显作为,共建成果凝聚时代新共识

开学首,思政课引发老年学员广泛共鸣。思想政治班学员纷纷表示,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生活实际”。学员叶海林感慨:“退休后通过学习思政课,我深刻体会到‘老有所为’的责任感。作为老党员,我们更要紧跟时代步伐,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学员江领娟表示:“思政课让我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更激发了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

以思政课为纽带,老年大学逐渐成为凝聚银龄力量的重要平台。2024年,银和志愿者队伍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80多场,共有2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农村文化礼堂“驻堂讲师”,李小咸、陈云翔等“明星讲师”每月巡回演讲十余个村、数十场次10余位老党员在“乡村艺校”担任教师,为村民授艺讲学推动“银色人才”在红色宣讲、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这一实践正是浙江省“构建全省老干部作用发挥矩阵”的鲜活缩影彰显了党建联建机制在银龄群体中的引领力与凝聚力

未来,温岭市老年大学“政治建校、为党育才、提质创优”三大理念指引下,继续深化与市委党校的合作共建,通过建立常态化教研机制、联合开展课程评估、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持续优化“理论课堂+红色基地+志愿实践”立体化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程与市委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引导银龄学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的深度参与中厚植家国情怀,实现“思想常新”与“作用长效”双提升携手书写银发思政教育的崭新篇章,为新时代老干部党校共建提供鲜活样板。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