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微山县积极适应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健康、养老、教育和志愿服务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地域特点、湖区特色的链条式工作新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老干部作用发挥新动能。 学有所长,全域延伸筑牢教育基础 结合微山南北狭长地域特点,构建以老年大学为主阵地、15个乡镇街道分课堂为骨干、40个单位流动学堂为补充分支的老年教育架构。在传统书法、绘画、音乐等课程基础上,根据老干部的兴趣和需求,灵活开设计算机操作、智能手机使用、老年英语、思政课堂等热门课程,同时根据离退休干部健康状况、技能专长等关键信息,组建“银龄讲师团”,定期发布专题课程安排,主动链接学习教育对象,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持续丰富老年教育形式和内涵。 养有所方,全面对接文化养老需求 打造以老干部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辐射到街道社区的“1+N”养老联动模式,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整合医院和社区资源,与4家养老机构互融共建,高效推进签约医生,打造文化养老新生态,为老干部提供健康咨询、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建立老干部健康档案,开发远程监控系统等智慧养老技术,实时监测老干部的健康状况。成立“微医义诊”老干部互助服务队,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提高老干部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用有所获,全力发挥晚霞志愿作用 以老干部助力社区治理为主线,充分用好“晚霞势能”,依托社团活动在城区成立“微爱晚霞红”老干部社会工作室和银龄关爱心理工作室,在乡镇街道建设15个老干部工作站,在社区创建“微荷愿”志愿服务站,并在小区布点设立“老来帮”先锋示范服务队,并结合微山地域特色,成立全省首个老干部湖上志愿服务队,通过文艺展演、文化上门、文明传承等方式,打造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矩阵,凝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晚霞“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