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惠明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原山东临沂棉纺织厂生产计划处党支部书记、处长、政工师 沂蒙精神代赓续 银发生辉耀古稀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街道银河湾社区,有这样一位退休干部,历经时代更迭和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浪潮,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团结带领一群离退休干部党员助力新时代社区治理。他就是原山东临沂棉纺织厂生产计划处党支部书记、处长、政工师,现任银河湾社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马惠明。自2020年6月任银河湾社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团结凝聚37名老同志,为经济社会发展融入“银发正能量”。他本人曾荣获“临沂市助力强市建设最美离退休干部”等称号,所在党支部曾被评为“山东省在‘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所在社区曾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领建队伍 用组织凝聚人心 银河湾社区是原临沂国棉八厂、临沂油棉厂等国有企业破产棚户区改造区域。企业破产、改制或搬迁期间,众多企业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失范,组织生活无法正常开展。马惠明凭借多年的党建工作经历和广大老干部的信任支持,草拟了退休职工党组织成立申请书,逐一到老同志家中谈心谈话,收集签名和手印,先后找到街道党工委、区委老干部局反映老同志诉求。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上级研究决定成立银河湾社区老干部党支部,将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国企型党组织,转型为以基层治理服务为主的社区党组织,马惠明全票当选为支部书记。新社区建成后,他自学计算机和摄影技能,承担了社区重要文字材料起草和摄影等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在他的带领下,支部党员每月参加集体学习雷打不动摇,90多岁的老党员张振业为支持2018年寿光水灾救援工作主动捐献1000元党费,擦亮了支部“本色家园·为霞尚满天”的党建品牌。 强化共鸣 用传承留住人心 山东临沂棉纺织厂曾是一个拥有5000多名职工的大型企业,是临沂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利税大户,企业员工艰苦创业、砥砺前进的过程是沂蒙精神最鲜活的印证。新社区成立时,为了传承弘扬企业文化,马惠明带领老干部共同搜集整理老照片、实物等史料200余件,建设了“国棉八厂记忆馆”和“金梭银梭交织时光走廊”,生动展现了临沂棉纺织厂40年的建厂发展历程,成为临沂市“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老同志参观总量达32批次520人次。他还以纪念馆为依托,牵头成立了以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设立“五老”校外辅导站,累计开展“讲好八厂故事,传承沂蒙精神”红色宣讲78次。 创新理念 用服务温暖人心 银河湾社区老干部党支部所在网格,是老年人最集中的社区第三网格。担任支部书记以来,马惠明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根据党员、居民情况,开创了“清、情、实、位”四字工作法。“清”即摸清底数,要求对居民情况了如指掌;“情”即以情感人,抱着对人民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实”即老实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位”即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他坚持入户走访,带领老干部党支部为80岁以上老年人送生日蛋糕祝寿300余户。当听说一名90岁的老党员家呼叫了救护车,却因不知楼号具**置耽误救护时间时,当即联合党小组长向社区书记汇报,第二天便协调物业安排制作了楼道指示牌。近几年,他紧跟时代潮流,带领支部协调卫生站,组织免费查体、筛查白内障69次,为65名行动不便的独居老干部发放“小鱼易连”双向音视频呼叫设备,为30名身体状况欠佳的老干部发放健康检测手环,用科技力量呵护老人健康,让社区587位老年人受益。工作法接地气、效果好,被推广为社区各网格支部的共同工作法,社区“有事找支部,支部主动干”常态化,开创了服务群众精、准、优的新局面。 文化养老 用活动丰富人心 “文化养老”是现代新型社区重要标志之一,对老年居民来说,精神上的丰富远比物质上的满足重要。马惠明坚持文化养老理念,挖掘调动原破产企业艺术人才,组建“银河湾之韵”艺术团,设立秧歌舞队、广场舞队、健身操队等,先后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红歌唱响沂蒙山等文艺汇演5场,被授予“全省优秀老干部文体团队”称号。联合社区老龄办,先后举办“银河杯”象棋比赛、老年垂钓运动会、庆新春秧歌舞巡回演出等文娱活动32次,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各级举办的门球、钓鱼比赛等中老年竞赛活动,并多次斩获奖项。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成立了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开展服务180余次,解决居民烦心事300余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坚韧担当,对党无限忠诚,对群众施以真心;他守正创新,开创四字工作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他细腻淳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沂蒙精神。马惠明以行动和奉献鼓舞着支部每一名党员,时刻彰显着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