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基层老干部工作者,必须在理论上弄明白的同时,更加关注细节问题,把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作为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推动老干部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通过调整和梳理,有这么几个具体问题值得倾心关注,尽力解决。 一、关于老干部再婚问题。调查中,我们感到,老干部再婚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据粗略统计,福山区直10个老干部党支部的88名离休党员中再婚的有9名,占10.2%,如加上隐性(保姆性质的事实婚姻)的比例将更大。再婚老干部在享受到家庭幸福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的问题,象:子女持反对意见而引发争执的,家庭财产出现纠纷的,老干部被骗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解决这类问题,首要的是做好引导工作,一是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再婚问题;二是要引导他们保持应有的戒备心和警惕性;三是引导他们征询好子女的意见,力求在再婚问题上与子女达成共识;四是引导他们正确履行程序,并视情况做好财产公证,避免出现财产方面不必要的纠纷。 二、关于如何开启老干部心智问题。去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为老年痴呆症正名”活动,引发了我们诸多的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两个老干部,达到一定年龄后的景况都相距甚远。这里面除了自身素质的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干部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取决于用脑的状况。因此,如何做好心理疏导,开启老干部心智也是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作为老干部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这些信息,多做开启心智的工作:一是要培植老干部良好的爱好习惯,象书法、绘画、写作等;二是要尽可能搭建平台;三是要适时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四是要善于借助家庭的力量做好引导工作。 三、关于引导老干部合理消费的问题。随着党和国家对老干部的越来越重视和享受改革成果步伐的不断加快,老干部的物质生活保障条件也在不断改善,说白了是就是手里的钱原来越多了。老干部的成长经历和环境,促使他们养成了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结果是积攒了一辈子的钱,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成了有些老干部家庭成员追逐的焦点,子女们或明争暗夺,或诉讼法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影响家庭和睦团结的“拦路虎”,惹得兄弟反目,姊妹结仇,。再往深了说,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在老干部消费的问题上,一要引导他们在勤俭节约的同时,舍得花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二是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捐款救实、帮扶救助等社会公益活动;三要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合理分割自己的财产,消除影响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四、关于运用社会资源解决养老的问题。当前,呼应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期盼,各种老年人服务中心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这为依托社会资源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老干部中进入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养老的人却少之又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老干部及其家庭成员传统思想作祟,尤其是有些子女总以为,儿女一大帮,却要把老人送养老院,担心成为别人的笑柄让人笑话。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好宣传教育,让老干部和家庭成员明白,随着社会发展,运用社会资源养老必将成为一种大趋势;其次,要让已经进入养老机构的同志现身说法,也可以组织老干部及其子女到服务中心观摩从而打消顾虑;再次,要提高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以便以优质的服务吸纳更多的老干部进入养老机构。 五、关于如何让老干部生活的更有尊严的问题。老干部长期从事革命工作,有较强的职业自豪感,自尊自爱是他们的共同特征。退下来后,更渴望别人的尊重,更渴望别人的关注。当他们生活中遇到困难、领导和老干部部门的同志登门拜访时,当他们生有疾病、领导和老干部部门的同志前往探望时,当遇到重要会议和重大事项,请他们参与其中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态度和激情,就能很好的说明问题。作为老干部工作者必须认真关注这一点,并力求做到更好。为了让老领导生活的更有尊严,一要从点滴入手,时刻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象孝敬我们长辈那样孝敬他们,使他们在安度晚年中体现尊严;二要让他们参与到重要会议和重大事项的决策中来,让他们在有所作为中体会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尊严;三要当他们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的身旁,带去组织的关怀和领导的鼓励,让他们在体味组织的关照中彰显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