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恒、男、73岁,菏泽市牡丹区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干部。在职34年,有30年被评为模范。退休后,依然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努力为党和人民工作,积极组织参与于国于民有益的各种社会活动。 一、读报十九年,听众过百万。 1994年4月的一天,李长恒出来溜玩解闷,走到西城墙,发现这里虽然是休闲纳凉的好地方,但搓麻将、打扑克赌博的较多,有的人还因输赢产生矛盾以致吵架、打架。李长恒想,如果能把这地方充分利用起来,读报给人们特别是退休的老人听,让它成为老年人学习的场所,帮助老年人在休闲的同时又能增长知识,该多好啊。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经常联系的老伙伴们听,大家一拍即合,于是一起凑集报纸和书刊,再由李长恒给大家朗读。 起初的条件比较简陋,没有扩音器,李长恒便尽自己最大的声音朗读;为了能让后面的人听得清楚,他一直坚持站立朗读,经常是一个下午过后,喉咙干渴,两腿酸疼。随着李长恒的义务读报知名度的增加,听众也渐渐多了起来,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最多时1000余人.1998年,李长恒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报友”成立了“西城老年人书报学习会”.2005年,他们又被归入菏泽市老年大学,成立市老年大学西城分校。 为了能让大家听好报、学好知识,李长恒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从读报内容到读报方式不断改进。根据大家爱听的、想听的,把读报内容分为国际新闻、国家政策、经济发展、老年人权益和医疗保健等几个方面。读报时也不是照读原文,而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归纳,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考虑到听众多是些老年人,听力较差,于是李长恒读报时遵循吐字清、语速慢、声音大的原则,力求让每位听众都能听清听懂。 19年来,共为老干部、广大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读书读报5735场,听众人数高达1660000人次。 二、老年保健康,由我来推广。 为增进老年人健康,先后创办了西城办事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西城老年操中心推广站、太极拳队、曹州露天棋社等社团组织,在市、区、办事处党委政府和牡丹区老干部局、老年体协、老年大学和老年操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又先后发展露天老年大学9处,老年练操站17处。健身平台搭起来后,就是教大家练习和学习健康知识。 学习和锻练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80岁的朱辅民老人,积极参加老年操锻练和学习,由被保姆推着轮椅来看、坐着轮椅锻练,到现在辞去保姆活动自理;75岁的张富贵老人已经瘫痪,由孙子推着轮椅来玩,到在车上活动,抱着树运动,现在已经能够自理;82岁的曹县离休干部史修林老人,因患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于2005年来菏泽三院住院治疗1个多月,出院后一边吃药一边到西城墙上参加学习锻炼,现在多种疾病已经痊愈,本人干脆长期住在菏泽,继续参加西城老年大学的学习与锻炼,身体愈来愈好;74岁的李允禄老人,原先患多种疾病,经常晕倒在地上,用药也无显著效果,听说西城有练操站,便要求参加,既能练操又能学习和听戏,心情和身体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恢复了健康。范例不胜枚举,因为大家尝到了甜头,学习、锻炼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每天都准时到来;下小雪小雨也要坚持,带头人李长恒更不敢怠慢。有一次牙痛难忍,一生气求医生给拔了三颗牙,还没有止住血,就赶来给大家讲课;得了疝气病,忍着疼痛,也不肯耽误给大家上课。他说:“群众和领导的支持、信任就是一种幸福,再苦再累心里也痛快。” 三、老年乐呵呵,听戏又唱歌。 为了丰富和充实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李长恒和几位老同志于1999年5月12日共同发起、创办了“三墩戏迷乐园”。一批热爱戏曲艺术的中老年人纷纷报名参加。尽管都是义务演出,但演员们都十分敬业,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他们演唱的曲目主要以豫剧、四平调、山东梆子、河南坠子为主。李长恒还根据当前党的各项工作和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创作编排了小戏曲《赞西城》、《批判“法轮功”》、《牡丹花开迎嘉宾》和快板书《菏泽人》等。随着三墩戏迷乐园名气的扩大,不仅城区的居民喜欢看,就连其他各县的许多戏迷也不远百里跑来看他们的节目。 李长恒等组建的三墩戏迷乐园在西城形成了著名的“菏泽文化角”。 听众由最初的几十人、百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00—1000人;唱戏时,观众最多达3000多人,场面非常壮观。 四、心系青少年,甘当“辅导员”。 李长恒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心甘情愿的当一名普法、革命传统的“辅导员”。19年如一日,深入学校,为青少年作传统报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我军的优良传统,普及法律知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师生们称赞李长恒的报告是:不摆架子,不念稿子,不说大话,好像听故事,越听越上瘾。 他先后被我区24所中小学聘为德育顾问和校外辅导员。从退休至今,李长恒担任牡丹区关工委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爱团团长、“五老”辅导员,作传统报告127场,听众达8万余人次。2011年7月26日,被中国关工委、司法部、国家综治办联合评为“全国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大会。 五、文化勤整理,笔耕著华章。 菏泽传统文化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但时过境迁,很多都流失了,为了能传下去,李长恒白天没时间,便利用夜晚和阴雨天进行收集和整理。退休后,李长恒主编了《雷泽史话》,编写了《中国酒文化》、《二十四孝故事》、《冀鲁豫边区组歌》等资料,其中《中国酒文化》被评为世界学术论文金奖。 为教育青少年,先后为市科协、文联、植物协会等单位义务编写资料。参与主编或编辑出版了《科学家的故事》、《青少年生物科技百项指南》、爱国主义教材《可爱的家乡.名人篇》、《齐鲁智星》等书七种,发表诗、文、史、论、通讯报道等百余篇。 为方便老年人学习,为大家编写了《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三墩戏迷乐园》、《红歌页》、《清廉谱》等,免费向全区干部、群众发放17800多本,受到大家的好评。 六、建文明花城,讲爱心奉献。 李长恒把住在环城公园附近的50多名老年志愿者组成环城公园监护队,身穿红色T恤,臂带红袖标,每两人一组,每天在环城公园上巡逻,对环城公园进行义务监管,维护公园的一草一木,制止不文明行为。同时,他们在夏天还承担起防止孩子在环城公园护城河洗澡溺水劝阻任务。72岁的志愿者马同运,先后救起了两名落水儿童。今年2月6日下午,66岁的李鸿真老人又从环城公园结冰的护城河里救出一名7岁女童。 李长恒还经常带领志愿者到老年公寓、空巢老人家中走访慰问,为老人赠送保健知识书籍,义务为他们查体,陪他们聊天。现在爱心志愿团10个服务队,每队帮扶10户空巢老人,已对口帮扶100多户空巢老人。许多空巢老人在志愿者的帮扶下,广交了朋友,告别了寂寞,赢得了快乐。 对于李长恒他们的善举,菏泽市市长孙爱军同志给予高度评价:“城市文明的培育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志愿团的形式很好,望积极工作,完善长效机制,营造文明氛围。”
李长恒目前社会兼职14项,白天黑夜都在忙碌。很多亲友说他傻,放着钱不挣,整天干这些义务差!他说:知识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应该无偿的反还给人民,“良田千顷,不过日食三餐;广厦万间,不过夜眠七尺。”党和人民给的退休金已经足够用了,应该利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的来报答党和人民的大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