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凤城街道老干部党支部共有78名党员,担负着辖区内100名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近年来,党支部一班人围绕加强自身建设、深化细化服务内容、搭建载体拓展服务领域等方面,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凤城街道老干部党支部先后荣获“全省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烟台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海阳市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服务工作基础 工作中,党支部立足实际,通过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夯实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工作基础。 一是强化服务作风建设。几年来,我们坚持把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入了服务工作中,不断增强服务广大离退休干部的责任意识。先后制定了《服务工作守则》和《支部成员岗位责任制考核规定》等,定期进行岗位目标考核,并实行评议制度,每年都组织老干部代表评议党支部成员的工作情况,把评议结果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从而为全面做好服务管理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党支部提出了“四心”服务精神,即服务老干部要“关心、热心、诚心、爱心”,真正做到从感情上贴近老干部,从心底里热爱老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优化了服务工作作风。 二是构建组织保障网络。将辖区分为8个工作片,设置了8个党小组,并建立完善了支部抓小组、小组抓党员的工作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长(兼支部委员)会议,分组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听取各项活动特别是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我们注意吸收离退休干部中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8名“较年轻”同志进支部班子或担任党小组长,使各项服务工作始终充满活力。为解决流动老干部党员组织生活问题,通过安排专人定期联系等,对辖区12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加强了组织管理,并组织他们在居住地就近参加党组织活动,使他们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 三是健全制度管理体系。我们认真贯彻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定期学习、开展文体活动、走访慰问等工作制度,并制作成喷绘版面,张贴上墙。同时,完善了定期探视、座谈交流会、“一对一”帮扶等制度,保证了服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二、办实事解难题,着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党支部立足实际,着力解决老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深入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工作,提升了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幸福指数。 一是活化形式,进一步丰富离退休干部学习内容。紧跟形势发展变化,在坚持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倡导开放式学习,采取参观考察、调查研究、典型示范、现代远程教育、开展主题活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离退休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则由党小组长定期上门补课。同时,积极争取街道工委支持,每年为离退休干部集体订阅党报党刊和《老干部之家》、《老年教育》等各类报刊杂志十余种;每年给离退休干部每人订阅一份老年报、一份健康报,并指定专人按时送报上门,努力满足其学习需求。 二是争取支持,不断改善离退休干部活动条件。近年来,党支部积极争取街道工委的支持,大力改善老干部活动场所和设施。通过争取,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契机,高标准建设了一个综合性街道老干部活动中心和5个社区老干部活动室,新增室内活动面积5000多平方米。同时,新建门球场、文化活动广场等室外活动场所6处,室外活动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米。各级还为活动中心(室)购置了全新的桌、凳、棋牌桌、电风扇、取暖器、电视机以及门球棒、太极剑、太极扇等体育器械,极大方便了离退休干部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其晚年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倾心关怀,积极为离退休干部办好事解难题。党支部定期对离退休干部逐一摸底调查,将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成员、收入水平、联系方式、生活上存在的困难等信息都详细记录在案,并及时做好慰问和困难帮扶工作。紧密配合街道工委、办事处,对离休干部每年走访慰问一次,对退休干部每两年走访慰问一次,五年来,共计走访560人次,送去慰问品、慰问金达23万余元,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60多件。党支部还积极协调卫生部门,对常年卧病在床的离退休干部实行上门服务,争取街道卫生院每年免费为离退休干部健康查体。 三、搭建载体平台,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创造条件 几年来,围绕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老同志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一是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续写创业新篇章。如,街道机关干部于在忠退休后,积极投身到农业水利建设中,在19个村的自来水升级改造和每年的防洪防汛工作中凭借经验优势,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退休干部臧树贤顶住压力,承包了鞠家庵村荒山,累计投资30多万元大面积进行山区绿化和美化,种植常绿树木2万余棵,使昔日荒山坡披上了绿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臧树贤与臧进远两位老干部主动请缨,参与编写《海阳市志》凤城街道部分,两人前后耗时三个多月,走村入户调查情况,殚精竭虑撰写材料,成功编写了近三万字的《海阳市志凤城篇》,为市志编纂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是为亚沙会筹办增光添彩。结合全市开展的“携手办亚沙﹒文明伴我行”活动及街道积极倡导的文化建设、文明氛围营造等活动,党支部组织成立了老干部健身秧歌队、太极功夫扇队、门球队、台球队,在街道30个村中建起8个老年体育示范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亚沙会的成功举办尽了自己应有的力量。在今年亚沙会举办期间,我们组织了老干部书画展、健身表演等活动,老干部健身秧歌队还被选为“亚沙火炬传递”表演队,为街道赢得了荣誉;老干部门球队在今年举办的海阳市首届老年运动会上获得团体冠军,为活跃群众性文体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奉献爱心。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老同志自身优势,热情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组织21名老干部与家庭困难学生结对子,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成立了由10名老干部组成的宣讲团,开展爱国主义宣讲活动,几年来在全街道中小学宣讲上百场次,受教育青少年上万人次;支部书记刘炳发同志牵头,组织老同志利用几个月的时间,收集了大量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珍贵资料,举办了“热爱祖国、奋发有为”图片资料展,对青少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党支部还协助邓家村推进关工委建设,邓家村被烟台市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