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甘肃敦煌市依托银发先锋之家、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载体,积极打造“银发人才工作室”,凝聚银发力量,开展“银龄心向党”系列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政治、经验、威望、专业等“四大优势”,营造了银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发挥政治优势,着力奏响“人才回流曲”。按照“年龄一般不超过75周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等标准,分别从市直机关、各乡镇、社区和涉老团体四个层面进行动员,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离退休干部自愿加入“银发人才”队伍。组建“五老”宣讲团和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理论宣讲、邻里守望、爱心助学、乡村振兴、文艺服务等志愿服务团体,组织“五老”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开展“银龄心向党”宣讲12场次,进一步激励大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与中青年人才结对,深入开展了“老手拉新手”专项行动,通过丰富的人脉资源,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帮助引进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乡村人才振兴拓开局面。 发挥经验优势,着力弹好“产业振兴曲”。组织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镇,采取调研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掌握村情民意,围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高效衔接,积极在如何推进产业振兴方面出谋划策,发挥参谋作用,指导村民根据敦煌地域特点,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扩大敦煌李广杏、紫嫣桃、骏枣等特色林果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收入,充实农民的钱袋子;通过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现代设施农业,了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并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推广火龙果、草莓等现代设施种植技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结合农户实际,积极开展送思路、送政策、送技术活动,累计培养出致富能手和创业带头人12名,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发挥威望优势,着力唱好“文化传承曲”。坚持自觉自愿与积极引导、就近就宜与发挥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围绕红色基因传承、弘扬敦煌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深入村镇、学校开展“银龄心向党”主题宣讲活动13场次;通过举办乡土文化进课堂、进讲堂等活动,宣传、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组建“五老”宣讲团,以“党建+文化滋养”形式,深入农村、学校开展“乡风民俗”“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教育活动20场次;参加杏花节、桃花节等“花开敦煌”系列活动,对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民俗活动提出了具体可行意见建议,不断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特长优势,着力播好“技术传授曲”。围绕敦煌特色产业振兴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组织科技传授志愿服务队实践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干部、老科技工作者开展“银龄心向党”志愿帮扶活动。与全市种养大户开展结对帮扶,围绕种苗培育、品种改良、日常管护、病虫害防治等重点工作,深入镇村种养基地,联合农技干部开展技能培训18场次;现场指导、集中会诊等农业技术“传帮带”志愿服务22次,为群众解决各类种养殖技术难题;开展农业科技助农活动13次,通过集中授课讲专题、农技经验亲身谈、现场操作观摩看等形式,帮助农户开展种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肥料单质元素的应用等技术,切实解决困扰农民增收“卡脖子”问题,为乡村振兴献余热。 下一步,敦煌市将持续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发挥好“银发人才工作室”平台作用,做好“双向”服务。一方面引导老干部、老专家发挥余热;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助推乡村振兴,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