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市自部署开展离退休干部聚焦中心大局“四助力行动”以来,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系统安排、主动引导、精准发力,找准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与全市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大力开发银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扎实开展助力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红色基因传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基层治理“四助力”行动。 助力高原特色产业,提升发展动力。坚持“因村定需、按需选人、注重实效”原则,紧扣各地基础条件及特色优势产业,制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清单”,匹配银发人才库“人才清单”,大力发展昭通苹果、鲁甸樱桃、彝良天麻、盐津乌骨鸡、大关筇竹、永善枇杷及高原黄牛等种植、养殖产业,全市2000余名银发智库老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品种改良、市场拓展等助力活动500余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这期间,各地涌现出李荣贵、曹继贤、赵庆明、陈浩、牟国安等先进典型退休干部,深受群众的认可和赞誉。助力红色基因传承,筑牢理想信念。昭通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离退休干部政治立场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具备一定政策理论水平,他们以银发宣讲员的角色,持续讲好革命故事,讲好“扎西会议”的故事,讲好罗炳辉将军、曾泽生将军、刘平楷烈士等革命先辈的故事,开展“故事党课”“红色故事大家讲”“红色扎西老骥情”等宣讲活动。他们以银发文艺者的角色,把党的惠民政策、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文艺表演,进社区、乡村、学校开展宣传30余场。他们以爷爷奶奶的角色,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为困难儿童开设“七彩课堂”,进学校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巡讲、“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宣讲等活动,用爱托起明天的希望。近三年来,开展各类宣讲活动800余场。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银发志愿者结合金沙江、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生态环境保护和“十年禁渔”工作,积极开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常态化开展建言献策,提出“加强昭鲁城周面山生态绿化建设”“打造六十里烟柳长堤,培育乌蒙旅游小江南”等建议10余条,助力打造昭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开展赤水河环境保护治理、卫生巡逻、文明劝导等活动200余次。水富市退休干部以“护渔员”身份常态化开展临江沿线巡查、劝返违禁垂钓人员、监督举报非法捕捞等金沙江护渔活动,发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倡议书5000余份。威信县推选老党员担任“民间河长”,开展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离退休干部争做绿美生活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宣传者,绿美城乡的建设者,绿水青山的守护者,环境保护的监督者。 助力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引导退休干部开展助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等治理工作。退休干部党员通过程序进入业委会(物委会)“交叉任职”,设立楼栋党小组长,形成“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长—党员户”的融入格局,协助社区制定居民公约、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普法宣传进小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小区弘扬“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传统美德,就近就便照顾、关爱困难老人和儿童,逐步探索出“五进五强”“五员共治”等助力基层治理工作经验。近年来,1000余名退休干部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小区规范管理、环境卫生整治、支持文明创建、化解矛盾纠纷等做出积极贡献,开展各类助力基层治理活动20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