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林业大学老教协组织召开“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生态文明建设挺膺担当”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教授、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礼先教授,老教协老科协理事、老教授代表、北京老科总有关负责人,学校水土保持学院、离退休工作处等部门负责人和青年师生代表近70人参加。会议由离退休处处长主持。 沈国舫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题,讲述了自己以服务国家需求为目标,在逆境中坚守,在顺境中奋进,践行“为人民立志,为绿化祖国贡献一生”誓言的奋斗历程。他强调,做学问必须有家国情怀,要把个人事业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把握科学研究方向,书写大写人生;必须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求实精神,在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创造出对党和国家真正有用的科研成果,造福人民;必须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坚定信念,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越挫越勇,最终实现奋斗目标。 王礼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和育人六个方面,全面深刻阐述了自己对科学家精神内涵的理解。他强调,理想信念是总开关,必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善于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奋力拼搏取得新成绩。感谢学校提供的宝贵机会,希望学校师生深入了解专业发展史,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把握科技创新前沿。 北京老科总有关负责人表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需要弘扬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身上承载的科学家精神,也需要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积极作为,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发光发热。希望北林大老教协、老科协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在绿色科技创新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水土保持学院党委书记表示,老一辈科学家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北林师生,广大青年师生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与党同心同行,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林学院教授刘勇、水土保持学院退休教授谢宝元先后讲述了自身受教于沈国舫院士、王礼先教授,被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科学家精神所感染,并深受影响和启迪的故事。 水土保持学院年轻教师王彬在座谈中谈到,自己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感受到了理想信念坚定方向明、不畏艰难勇攀登、不求名利求奉献、大胆创新敢质疑、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力量。他表示,身边榜样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年轻教师要立志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成为榜样,勇挑新时代重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挺膺担当者。 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研究生宋春阳、林学院本科生张元表示,自己要学习老一辈林业科学家“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热忱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自觉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重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会上,学校还为荣获“2024年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学技术突出奖”“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第六届先进个人和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的老教授们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