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主动把握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大势,把“红湾银帆”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品牌创建作为主抓手,激活、凝聚、释放离退休干部正能量,助推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工作提档升级。 串联点线面上的优势资源,凝聚“红湾银帆”人才队伍。一是抓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这个“突破点”。依托各级各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和离退休干部“党员先锋队”32支,吸引1800余名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参加,为老同志开展志愿服务提供组织保障。结合主题教育、主题党日等契机,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网格巡查、助力中高考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二是牵好离退休干部机构这条“连接线”。依托区关工委、老年大学等,组织有专业特长的老同志开展志愿服务。关工委充分调动全区26名身体条件好、责任心强、理论水平高的“五老”骨干人员作用,重点组建红色理论宣讲员、校外辅导员、法治副校长、青少年关爱团“四支队伍”。老年大学招募230余名学员志愿者,组建“夕阳红”志愿服务大队,下设爱心帮扶、政策宣讲、书画摄影、文艺演出、医疗服务、助老服务等6支志愿服务团队。三是盘活社区老干部资源这个“基本面”。以大海阳、塔山、中台、幸福4个“幸福家园”示范社区为基础,建立区域性老干部工作片区,发挥街道、社区、双报到单位优势和积极性,坚持片区内定期研究交流老干部工作,联合开展老干部活动,共享涉老资源,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年龄、特长等进行编组,引导志愿者依托社区建立志愿组织247个、老党员工作室5个,覆盖156个社区,盘活社区老干部资源。 拓展务实管用的平台载体,释放“红湾银帆”银发力量。一是打造“银龄智库”联盟。挖掘担任过领导职务、视野开阔的老同志45人,组建芝罘区“银龄人才库”。广泛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调研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社区、项目等基层一线调研,建言献策700余条,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起到参谋作用。二是做强“红色宣讲”联盟。组织老干部宣讲团、法制教育宣讲分队等,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讲、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区法院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青少年法庭”活动20余场,有效增强了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东山老干部宣讲团年均开展红色故事、主题教育宣讲1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2万多人次。三是构建“绿美家园”联盟。组织全区离退休干部志愿者,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网格巡查、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尊老爱幼、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四是完善“橙暖公益”联盟。着眼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搭建“慈善公益”平台,引导离退休干部志愿者提供物质帮扶、生活照料、情感关怀等服务。其中“衣旧情深”志愿服务项目已累计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捐赠衣物8000余件。五是筑牢“金晖文苑”联盟。经常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带动群众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健康生活,今年以来,老干部书画协会围绕党纪学习教育、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主题,策划推出了书画展、书画笔会等活动,老干部艺术团深入社区、养老院、驻区部队,免费义务演出30余场。 创新正向循环的激励机制,激活“红湾银帆”内生动力。一是坚持典型带动。以“红湾银帆”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品牌为引领,组织编印了《寻找身边的感动》《“夕阳红”优秀志愿者集萃》,选树最美老干部志愿者、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等一批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引导更多老同志参与志愿服务。二是探索正向激励。根据老干部意愿,由原工作单位、所属老年社团或居住的街道社区对老干部志愿者进行登记,建立老干部志愿服务档案,采取“志愿服务攒积分+消费积分换服务”方式,构建起互助式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运行机制,有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良性循环和长效开展。三是提供服务反馈。为确保老干部志愿者专心投入,整合社会爱心资源推出了一系列激励反馈举措。例如,每年组织老干部志愿者进行一次健康查体,每次为大型活动的老干部志愿者购买人身保险,逢年过节联合爱心企业对老干部志愿者进行走访慰问等等,进一步解除了老同志的后顾之忧,为老干部参与志愿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