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东营区充分发挥石油老专家数量多、技能强、热情高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双招双引”与油田融合、向社区延伸,倾力建好银发人才驿站,广泛开展银发助企活动,最大限度把老干部聚起来、用起来,更好地助力城市拼经济、促发展。 一、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鼓励他们做营商环境“宣讲员” 一是建好人才驿站“聚人气”。依托社区老年学校、老干部活动中心,优化空间功能,创设人才驿站,邀请油田老专家入驻活动,并动员他们帮助联络石油石化领域专家,累计打造亲情引才社区驿站26处。二是搞好情况通报“接地气”。定期开展油田老党员情况通报,组织油地产业项目观摩考察,举办“老书记茶摊”“老专家沙龙”“老石油直播”等活动150场次,让他们增强油地融合发展的价值认同,进一步激发他们服务油城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做好宣传推介“有新气”。发挥老干部老专家的示范带头作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油地校企同参与,动员他们亲身走上台宣讲油城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禀赋、优惠政策和发展潜力,扩大“油城人才·共创未来”品牌影响,累计开展宣传推介活动达200余场次。 二、回应老党员现实需求,动员他们做招商引智“服务员” 一是凝聚“e家人”增进感情。依托人才驿站,加强走访联系,搞好精准服务,特别是针对油城老专家,常态化开展“六个一”关爱活动,即一名服务专员、一个每月问候、一个生日蛋糕、一次健康查体、一份年货礼包、一束节日鲜花,累计开展亲情服务100余人次。二是汇聚“石油情”广交朋友。用好老干部老专家人脉资源,以亲情、友情、乡情为纽带,创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7个在外油城子女“同城朋友圈”,向他们通报家乡发展情况,动员他们助力油城发展,累计入库达2300余人。三是集聚“朋友圈”招商招才。用好老专家以及子女提供的人脉资源,联系对接高层次人才和高质量项目,持续推动优质资源回报家乡,累计助力落地优质项目9个。 三、立足老专家技能特长,组织他们做石油经济“勘探员” 一是创新搭建“金桥工程”。立足东营油地融合的优势潜能,聚力搭建油地校企“金桥工程”,健全完善油田专家库和地方企业项目需求库,持续挖掘专业技能突出、渴望再立新功的油田二线和退休专家,共计201名油田专家进入“金桥工程”专家库。二是探索实行“揭榜挂帅”。探索推行老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全力推动老专家以“揭榜挂帅”新模式,参与技术攻关,共谋企业发展,实现油田高层次人才使用和地方企业发展的融合共赢,共计37名专家到企业开展项目合作,解决地方企业技术难题103个。三是深入推动“四链融合”。深挖油田老专家技能优势,将“金桥工程”助推“四链”融合纳入书记人才项目,建立油地校企联动平台,规范银发助企机制办法,发挥先进典型榜样作用,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老专家助力“四链融合”、服务改革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