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抓手 扎实推进退休干部“两项建设”
市南区委老干部局
市南区现有退休干部党支部10个,退休干部党员407名。自2011年5月以来,在市委老干部局的指导下,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抓手,扎实开展退休干部“两项建设”工作,着力在强组织、抓管理、促服务上下功夫,推动了全区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全面发展。现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使创建活动重心由管理向服务转移 我们坚持创新工作理念,强化组织领导,把握工作关键,推进创建活动重心由管理向服务转移。 (一)领导机制实现“重程序”与“重结果”并举 在开展退休干部“两项建设”工作中,我们和区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退休干部“两项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街道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将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和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考核,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考核、同步表彰,有力地促进了退休干部党支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从各街道成立退休干部党支部伊始,我们就把创建“五好”党支部摆在重要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意见,对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整体目标、基本标准、方法步骤和要求进行了统一安排。每年举办二次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对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进行部署,并组织工作人员到各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尤其是“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二)工作机制实现“重定期”与“重日常”并行 我们坚持从创建活动的实际出发,开展特色鲜明的“六个一”活动,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激发了退休干部饱满的参与热情。一是坚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为退休干部党支部配备“一包二本三卡”,即党建工作包,“三会一课”记录本、民情登记本,便民服务卡、党员联系卡、党费登记卡,统一发放学习资料,便于退休干部集中学习、活动。二是坚持每半年一次情况通报会。由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向退休干部通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使退休干部及时了解和掌握街道的发展变化。三是坚持每季度一次专题报告会。近年来,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先后举办了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两会专题形势报告会,帮助退休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会议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四是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在纪念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和每年元旦、春节来临之际,区委老干部局和各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深入到每位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家中走访慰问,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五是组织一次参观考察。各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先后组织退休干部参观青岛海湾大桥、胶州湾隧道、青岛高新区、董家口港等重点项目,加深了对青岛市委提出的“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重大意义的认识,激发了退休干部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贡献的热情。六是参加一次街道党工委会议。各街道党工委在召开重要会议、组织重大活动、民主推荐干部、目标责任考评时,都邀请退休干部代表参加,让他们全面了解街道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保障机制实现“重形式”与“重内涵”并存 从今年开始,市南区从财政经费中拨出12万元专款用于退休干部“两项建设”工作,确保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体育活动中,能够有效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为开展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在全区具备“三个中心”条件的社区为退休干部党支部新建、扩建活动场所65处,用于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保障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坚持“文化养老”理念,做到文体活动经常化、教育活动主题化、参观活动定期化。2011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我为青岛建设建言献策”、“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等特色主题活动,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理论、理想信念和形势任务教育。围绕党的十八大召开和纪念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等主题,先后举办座谈会、专题报告会、书画摄影展、棋类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先后有700余名退休干部踊跃参加。 二、加大管理力度,使创建活动开展由表面向纵深转换 我们注重提升工作成效,拓宽活动空间,创新工作机制,以制度促进和规范“五好”党支部建设。 (一)根据实际,合理配置,灵活创建形式 在各街道成立退休干部党支部过程中,我们根据退休干部党员的身体、年龄和居住地的分布等情况,本着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参加组织活动和发挥作用的原则,合理设置退休干部党支部,并选好配强支部班子,由相对年轻又有党建工作经验的退休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在全区10个街道设立退休干部党支部助理员,在创建活动中实行区委老干部局联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联系退休干部党支部助理员,退休干部党支部助理员联系退休党员的**多层活动形式,协助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活动,减轻了书记的工作量,增强了领导力量。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为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输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工作活力。 (二)健全组织,搭建平台,规范创建机制 我们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立足退休干部党支部居住特点和学习需求,把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干部党员全部纳入到各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有效地解决退休党员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发挥作用、就近得到照顾的问题,夯实了组织基础。坚持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制度化、经常化,以集体活动为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根据退休干部身体状况,开展适合他们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同时重点落实了“三会一课”、“党日活动”、“民主议事”、“党员结对帮扶”、“创先争优”等制度,以制度促进和规范了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 (三)规范阵地,资源共享,打牢创建基础 为增强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跨上新台阶,我们开展了“四有”活动。一是活动有阵地。退休干部党支部都有相对固定适宜的活动场所,并采取“资源共享,一室多用”等方式为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提供场地保障,统一悬挂“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志牌,设置创建活动工作展牌,规范“两档两簿”,一般活动室面积不小于 三、拓宽服务渠道,使创建活动效果由单一向综合转变 我们积极发挥教育阵地优势,充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组织退休干部就近参加学习和活动,使他们老有所学,永葆先进。 (一)夯实理念,互换角色,从跟着“奖杯”走到奔着“口碑”干 我们在开展退休干部“两项建设”工作中,改变过去重“名次”、争“奖杯”的观念,扎扎实实打基础、抓服务,不断落实退休干部的各项政治待遇。注重选任群众威信高、工作责任心强、热心社区事务的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通过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党建助理员培训班,不断提高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水平,提升退休干部工作的满意度。退休干部党支部每年针对社区居民反映较迫切的问题,实施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承诺完成时限,真情化解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近年来,承诺的150余件实事均得到了落实。各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坚持做到“三落实”。一是落实组织机构。建立了强有力的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选配威信高、党性强、身体条件许可、热心为退休干部服务的党员干部进入支委会。二是落实工作制度。在坚持“三会一课”、“报告工作”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退休干部密切联系、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等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人本化融入到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真正关心退休干部学习与生活,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让退休干部在真心实意的关心中,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落实政治待遇。采取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建议、建言献策等方式,积极落实退休干部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每月都有固定的学习日组织退休干部党员开展活动,做到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 (二)品牌引领,教育推动,从跟着“感觉”走到围着“实效”转 在退休干部“两项建设”工作中,我们注重用品牌引领、教育推动、主题提升,推动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确保“五好”支部创建取得实效。一是品牌引领。我们把提高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放在首要位置,以建设社区、服务居民为主要内容,不断培育深化党建品牌。目前,市南区委老干部局的“乐龄春秋”,香港中路街道的“红色家园”,八大关街道的“帮到家”等党建品牌,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得到党员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二是教育推动。在教育方式上,创新了“班子成员带头学、集中辅导引领学、专题分解重点学、楼院宣讲引导学、党员帮助结对学、座谈交流延伸学、文化活动辅助学、专家讲座倡导学、楼道两栏宣传学”等教育形式,建立了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心得体会交流等制度,把学习培训纳入制度化轨道,强化了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效果。三是主题提升。先后开展了“党员奉献日”、“党员先锋岗”、“创城我出一份力”等主题实践活动,提升了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奉献,服务社区的自觉性。退休干部党员带头“讲文明、讲政策、讲亲情、讲互助”,大力倡导邻里和谐,家庭和睦。 市南区退休干部“两项建设”工作还处在提升发展阶段,我们围绕加强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进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人本化方面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请各位领导对市南区的工作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