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莒南县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以尊重、关爱、服务、赋能为出发点,做好干部“退前”“退中”“退后”三篇文章,实现干部“在职”到“退休”无缝衔接,增强退休干部的政治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引导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退休有作为,推动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用心服务“退前”布局,让制度落实有力度。一是强化建章立制。印发《关于做好干部荣誉退休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干部退休审批程序建立荣誉退休制度的意见》,全面推行“7+N”荣誉退休机制,从开展专题谈心谈话、举行荣誉退休仪式、强化服务关爱保障等7项规定动作以及“N”项自选动作,规范干部荣誉退休工作流程。今年以来,全县各单位先后为76名干部举办25场荣退仪式。二是强化对接服务。干部办理退休手续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开展专题谈话,引导新退休干部及时调整心态、转换角色,尽快适应退休生活,确保思想稳定和身心健康;专题讲解各项退休政策待遇和各项规定要求,协助办理干部退休审批、党组织关系接转等手续,及时填写《莒南县退休干部基本情况信息采集表》,建立健全退休干部服务台账,用心用力用情做好管理衔接工作。三是强化正面引导。所在单位及时了解退休干部的兴趣爱好,向新退休干部介绍各级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志愿者协会以及各类文体团队等平台,鼓励退休干部根据兴趣爱好体验新角色、享受新生活、展示新风采、带动新风气。 用情策划“退中”流程,让干部退休有温度。一是形式丰富多样。各单位结合工会工作有关政策,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离别赠言感言、重温入党誓词、颁发退休证书、赠送荣誉退休纪念牌、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探索开展不同形式的荣退仪式,做优老干部工作“最初一公里”,既温暖了新退休干部的心,也激励了在职干部学习发扬老干部优良作风和高尚品格。二是坚持精细精准。为每一名退休干部赠送《莒南县退休干部服务手册》,手册涵盖政策解读、党员管理、医疗健康、退休生活、优待政策5个部分,为广大老干部的退休学习生活提供参考。三是营造良好氛围。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荣退制度开展工作情况,积极营造推行干部荣退制度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位退休干部的心中并落在实处,实现干部退休从“冷冷清清”到“热热闹闹”的转变。 用力抓好“退后”管理,让作用发挥有亮度。探索“荣退+”模式,将“银发人才库”建设与干部荣誉退休工作有效衔接。一是“荣退+服务保障”。为退休干部制作发放联系服务亲情卡,明确退休干部所在单位联系服务责任人和服务事项,确保退休干部联系服务全覆盖。树立精准服务理念,采取包联结对服务管理模式,安排所属单位在职干部与离退休干部“一对一”结成对子,推动节日慰问、生日看望、生病探望等服务事项落地落实。结合工作实际,适时开展参观考察、情况通报等活动,使老同志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二是“荣退+持续学习”。推进退休干部政治思想建设,通过举办专题宣讲、集中培训、座谈交流、组织收看学习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开设“党史故事”“主题教育”有声书合集微信公众号栏目等多种形式,确保学习不断档、教育不掉线。对不方便外出参加学习的老干部,充分利用好“送学上门”“线上学习”“专题直播”等形式,确保学习全覆盖、教育不掉队。三是“荣退+作用发挥”。将干部荣退和社区报到有机融合,组织新退休干部及时加入社区党组织或到社区报到,为新退休干部与社区“牵线搭桥”。围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5个方面,挖掘经验丰富、有专业优势的237名离退休干部纳入全县“银发人才”资源库,组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银发人才”工作室等,开展送爱心、送医疗等志愿服务活动137次。探索“党建+社区治理”模式,聘请120余名新退休干部为“社区助理员”,引导他们在志愿服务、文明创建、协商议事、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发挥发挥优势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