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共建退休老干部温馨家园 ------市南区八大关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 八大关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于2012年5月18日,支部下设太平角、八大关、福山路、金口路、红岛路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1人,其中区机关退休干部19人,街道退休干部12人,均居住八大关街道辖区,平均年龄70.7岁。支部成立以来,在区委老干部局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关心下,以争创“五好”党支部为标准,全面加强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不断丰富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提升老干部生活质量。党支部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发挥退休干部理论水平高、政治觉悟高、群众威望高、参与热情高等优势,深入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在做好群众工作、投身公益事业、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坚持三项制度,力促老干部支部建设规范化 为进一步规范退休党支部生活,结合退休干部特点,突出抓好三个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一)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退休干部支部把退休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纳入支部年初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讲评,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在制定制度的同时,还着重抓好制度的落实。每次学习都有签到表,每位同志都有学习笔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学习,老干部们收获很大,大家认为,履行党员义务党员权利没有退休时,政治上思想上要自觉的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老干部支部上报征文1篇,建言献策6条,受到了上级的好评。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做好专题性学习与经常性学习相结合,相继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实践中国梦、党性锻炼与修养、群众路线教育等多个专题性学习,同时组织了时事政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党的优良传统和遵纪守法等经常性教育学习。 退休支部成立两年来,先后组织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论群众路线、习近平一系列讲话精神等,组织退休干部外出参观了李沧十梅庵、李村河改造项目等,让他们了解体会改革开放的新变化、新成就,使大家直接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经常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邀请专家作报告,参加市、区组织的专题知识讲座,提高学习教育的质量。 (二)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干部退休后,随着环境地位的变化,思考问题的角度、重心也发生了变化。为此,支部注意主动与支部党员谈心交心,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情况,从他们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有的放矢地安排学习教育内容,力求使学习教育与老干部思想产生共鸣。首先,加强了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每当国家重大政策调整、改革大政方针出台、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时,支部组织退休干部开展学习教育,解决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打牢坚定政治信念的思想基础。如何看待党内腐败现象,是影响干部政治信念的一个焦点问题。每年我们都要结合学习中纪委会议精神,重点进行一次正确看待党内腐败问题的教育。引导老干部既要看到腐败的存在,同时更要看到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力度和成效,从而增强对党的坚定信念。其次,根据形式变化及时进行时事政策教育。为满足老干部普遍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的需求,支部及时传达学习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通报国际动态和国内改革情况,帮助老干部加深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信心。支部通过学习使广大老干部党员认识到虽然接受党的教育几十年,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但是在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地“充电”、“加油”,更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信念永存。 (三)组织生活制度。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一名退休干部党员,必须参加所在党小组组织生活,同时每季度向党小组口头汇报一次思想,每半年向党支部书面汇报一次思想,确保人人处在组织教育管理中。为保证每名不能到会的同志了解支部工作情况,坚持以电话的形式向退休干部传达支部会议精神。每逢党员学习日,即使天气不好,广大退休干部党员也能按时参加。支部每年组织集体学习12次以上。有的退休干部生病住院期间,还带着学习材料看,带着收音机收听新闻。 二、做好四种服务,力求老干部晚年生活优质化 支部从家庭、学习、生活和健康等多方面关心退休干部,丰富退休干部的日常活动,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一)做好政治服务,让退休干部感受到政治上的关怀。在政治服务方面,紧紧依靠退休干部党支部做工作,使退休干部时刻感受到党的关怀。退休干部党支部每季度向街道党工委做专题汇报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退休干部事宜的解决。为丰富退休干部的教育内容,退休干部支部订阅了《人民日报》、《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老年生活报》、《老干部之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适合老年人学习的报刊及音像制品,使退休干部的学习教育内容丰富,文化娱乐适合自己的品味。退休干部每年两次听取街道工作情况通报,让退休干部了解街道工作发展,同时征求退休干部对街道建设的意见建议。为了让退休干部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建设的成果,了解掌握新的政策规定,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及时将《老干部工作政策摘编》印发每位退休干部,并将需要掌握的主要精神向退休干部以及家属讲解,达到知情理解会用。由于支部工作扎实有效,使退休干部感到虽然退休了,但是仍在组织的关怀之中,政治上仍然有主人翁的感觉。 (二)做好生活服务,让退休干部体会到组织上的温暖。为全面及时掌握退休干部的情况,满足退休干部的诉求,退休支部建立了退休干部工作台账,为每个人设立一份工作档案。详细记录退休干部的个人情况和工作情况,坚持重大节日走访和定期电话访问制度,与退休干部子女、社区以及邻居联系制度,每次走访都要邀请社区居委会主任同往,把退休干部纳入社区“帮到家”服务站关怀照顾的重点。实现退休干部工作信息掌握及时全面,帮助工作具体有效。在为退休干部服务中坚持做到:得到的信息立即反应,遇有诉求,想方设法满足。近年来先后获知6名退休干部生病住院都安排人员到医院看望慰问。2013、2014年春节走访中,支部书记亲自走访退休党支部成员,问寒问暖。退休支部协调街道对临时患病生活困难的退休老干部给予经济上的救助。 (三)做好医疗服务,让退休干部享受到政策上的优越。退休支部协调街道每年组织支部所有党员在定点医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及时准确掌握每名退休干部的身体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走访,全面了解身体、生活和家庭情况,力争把能办的实事办好,办不到的解释清楚,做到让退休干部及家庭满意。同时注重与退休干部家属子女的沟通交流,了解退休干部的饮食起居和身体状况,提出生活上的注意事项,建立感情上的联系。工作中力争服务做在前,如社保年审、定点医院调整、体检前后的保障、个别老干部手术后的定期检查等,都早做准备,早做谋划。老干部生病住院知道后,第一时间到场看望慰问,每当有老干部去世,退休干部支部成员都是立即赶到现场与家属一同办理老人的后事。在服务老干部工作中,善于和老同志交朋友,当参谋、当助理、当顾问,做到既是代表组织对老干部本人和历史的尊敬,又是让干部的家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四)做好文化服务,让退休干部感觉到精神上的愉悦。丰富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也是退休支部做好退休干部工作、关心退休干部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一是健全各类文化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根据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和业余爱好,成立了健身组、扑克队、乒乓球队和太极拳队,使退休干部和家属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参与其中,做到经常有活动,重大节日有表演和竞赛。为欢度“重阳节”,支部去年9月5日举办了八大关街道老干部趣味运动会,去年 三、搭建五个平台,力争老干部服务社会多样化 退休干部党支部把老干部通过学习教育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多年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积极引导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实际行动上来,依托八大关街道“帮到家”等五个服务品牌,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发挥余热,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一)“帮到家”党建品牌成为老干部服务社会的广阔舞台。“帮到家”是八大关街道的党建服务品牌,退休党支部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把老干部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融入到品牌创建和深化中。在5个社区开设老干部帮到家服务站,构建街道有服务中心、社区有工作站的“帮到家”“1+5”老干部服务组织体系,提供全方位服务,群众需求在哪里,“帮到家”服务就在那里。比如,我是太平角社区开展化解社会矛盾、解决邻里纠纷活动的积极成员,经常参加社区的矛盾纠纷调解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退休干部王克良常年在红岛路社区活动,参与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积极向街道和社区进言献策;退休干部党支部在雅安地震发生后,及时通知每一位党员参加所在社区的捐款活动,向灾区群众奉献一片爱心;在宣传党的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中,退休干部们又充当了义务宣传员,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群众宣传生态、旅游、法律、科技等知识,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社会新风尚,积极配合和谐社区建设。 (二)“新市民之家”成为老干部服务新市民子女的有效阵地。街道利用中山公园西侧300余平方米的房子,投资50余万元修缮房屋、购置设施,聘请“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陈明钰当掌门人,成立“新市民之家”。老干部依托“新市民之家”这一特色教育基地,通过成立服务队伍,开展特色活动,服务新市民及其子女。目前,支部活跃在这个平台的老干部有维权组、咨询组、宣讲组、调解组、托管组等7个为新市民服务的队伍。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温暖新市民”“海底情深”和“法律讲座、培训”等实践活动十余次,每周到“新市民之家”普法课堂上课的新市民子女多达上百人。特别是已经运转2年时间的小小新市民课堂,极大的吸引了新市民子女,孩子们在这里无偿接受教育、培训、看管、娱乐、代办等诸多服务,受到了新市民广泛的好评。 (三)“陈军工作室”成为老干部服务社区矫正对象的导航站。近年来,八大关街道有社区矫正对象30名,目前已解除25名,现有5名正在矫正。街道成立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青少年社区矫正小组,设立了“陈军社区矫正工作室”,为社区矫正青少年量身定制矫正方案,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感化、挽救。老干部支部不但积极参加青少年社区矫正小组队伍,退休干部党员还协助街道定期组织矫正青少年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学习教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就业指导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提升道德素质,舒缓心理问题,修复社会关系,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馨海绿洲”心理咨询成为老干部服务心理问题群众的心灵驿站。近年来,管区群众心理问题日益普遍,一旦调适不到位,就会成为社会问题。退休干部党支部积极参与心理咨询和心理纠正等群众普法教育工作中,退休干部在馨海绿洲心理服务机构,热心为本管区群众开设心理健康、情绪管理、法律讲堂等课程,提供私人心理顾问、心理治疗等服务,
退休老干部他们积极参与,先后借助这个平台,组建了辅助组,开设了健康课堂、生活常识课堂、应急知识等培训课堂。两年多来,举办公益讲座近30次,受益居民约2000人次,赢得了广大群众好评。 (五)“晓慧心语”成为老干部志愿服务聋哑群体的温馨场所。 “晓慧馨雨家园”以“搭建沟通平台、服务聋人群体、展现聋人风采”为宗旨,以“真诚沟通、分享互助”为服务理念,通过开展“馨语聊天”、“龙英手工”、“英雄棋牌”、“手语培训”等活动,为管区及我市中老年聋人提供专门交流、活动场所,丰富老年文化生活,并将其打造成全省第一家针对中老年聋人开设的服务机构。退休干部党支部自发组成关爱聋哑人宣传队,广泛宣传人道主义精神,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聋哑人,尊重、理解和帮助聋哑人;具有一技之长的老干部免费上门为聋哑人理发,整理房间卫生,让中老年聋哑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退休干部支部成立两年来,为聋哑人义务服务30余人次,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