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的书法人生
——青岛市烟草专卖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王月春事迹材料

王月春,青岛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退休干部,现任机关离退休党支部书记。说起王老在烟草系统可算是个“明星”。这主要缘于他的书法人生和多彩的晚年生活。
书法之缘
1945年,王月春出生于“书圣”王羲之的故乡——临沂,良好的氛围让他从小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当同龄的小伙伴在一起嬉戏玩耍时,王月春总喜欢在各家大门前驻足,仔细端详那些春联。看着红纸上的字,他时常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该多好!”上小学后,听说学校有书法课,王月春激动不已。对于年幼的王月春来说,上书法课是他最幸福的时光。等老师讲完,他便铺好宣纸、拿起毛笔,一笔一画写得格外认真,经常连下课铃声都听不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5岁时,王月春已经写得一手好字。正是因为这一特长,从中学到大学,学校里出板报、写宣传栏的任务都落到了王月春的肩上。“看着自己写的板报和宣传栏,我就情不自禁地喜欢。”王月春高兴地说。
不仅如此,在村里王月春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小书法家”。“记得那时候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来找我写春联。”提及此事,王月春仍是一脸自豪,“村里的老人还叫我‘小秀才’呢。”
时光流转,地点变、工作变、职位变,可王月春对书法的痴迷却一直没有变,甚至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与日俱增。
书法之悟
2005年,王月春退休了。离开工作岗位的王月春似乎更忙了:下棋、种花、养鸟、钓鱼……不过,他的最爱的依然是书法。
“练习书法能磨炼人的性格,可以能磨去你身上的那些浮躁,让你的心沉静下来。”王月春这样说道。所以,无论多忙,他每天都会抽出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练字。随着研习的不断深入,王月春的字越写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平,去年他还报名参加了当地老年大学的书法班,系统学习理论知识。
在王月春的书桌上,记者看到了厚厚的一摞字帖,其中大部分边缘已经出现了破损,明显是长期翻看的结果。“记者同志,你别看这些字帖有些破损,可是我的宝贝啊。最初练习书法时,我就是靠临摹字帖入门的,上面还有我写的心得体会呢!”说着,王月春拿出其中的一本,乐呵呵递给记者。据王月春介绍,目前他正在练习行书,过一段时间他还准备练习行草。
细看王月春的书法作品,笔触细腻,笔势灵动,别具特色。在王月春看来,练习书法不仅是在练习一项技能,更是既是修身养性的方法。“通过练习书法,我获得了更多的人生感悟,而且年龄每增长一岁,从书法中悟出的道理就多一分。”王月春说。
受王月春的影响,他的小孙子也迷上了书法。于是,每天陪小孙子练字就成了王月春的一项“任务”。
多彩生活
王月春很注重养生。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清晨5点起床的习惯。每天,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王月春就已经出门锻炼了;回家时,他也不忘从早市上捎几样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在工作岗位上时,王月春勤奋努力,兢兢业业;退休后,他仍然关心着企业的发展。在青岛烟草工作了20多年,王月春对企业所取得的成就有颇多感慨:“可以说,我们是从一穷二白走过来的。想当年,工作与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可大家硬是凭着满腔的热情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很好。如今,虽然企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有了更优越的发展条件,但我们的传统不能丢。”所以,王月春打算明年春天约上几个老同志,一起为企业新进员工举办一次继承传统讲座。
此外,热心的王月春还担任着山东烟草老年体协文体俱乐部棋牌组组长一职,经常组织离退休人员参加相关活动,让大家真正“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
如今的王月春,不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