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以提高离退休干部生活品质为目标,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主阵地作用,实施党建、活动、余热、服务四项提升工程,探索构建“一核两翼三支撑”文化养老工作模式,不断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了“银龄枣”工作品牌,被枣庄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这一核心,实施党建提升工程。建强党组织。组建临时党总支1个、党支部16个,社团团长、班长、支部书记一肩挑,定期开展书记培训活动,评选优秀书记、优秀团长等,统筹“选、育、用、励”等环节,建设一支过硬党组织书记队伍,为发挥好党组织作用奠定基础。抓实思想教育。依托老干部党校理论课堂、枣庄老年大学大课堂、凤鸣讲堂及新媒体理论学习平台“三课堂一平台”,将党的创新理论、相关政策、重大会议精神等列入核心课程,线下邀请专家授课,线上开办“e堂思政课”,教育引导老同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是引领规范建设。对标“六好”支部标准,打造“四微”党建模式:搭建“微”平台、开设“微”党课、举办“微”讲座、开展“微”分享,采取“季度集中、日常分散”的方式,开展特色文艺党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党总支获评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二是聚焦文体活动、作用发挥两翼发力,实施活动提升工程、余热提升工程。以办老同志满意的活动为目标,发挥文体骨干培训基地作用,推进社团发展“个性化”,开设舞蹈、台球、柔力球、太极拳等10余个活动项目教学,建立文体骨干人才库、精品节目库,培育11支社团,打造了“凤舞、墨韵、银龄视线”等多个文体活动名片,形成文体活动“2+N+X”体系。今年以来培养文体骨干2500人次,模特、戏曲等社团被省、市表彰为优秀团队。推进主题活动“特色化”,围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党节、国庆节等主题,组织开展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朗诵会、先进事迹展等活动,开设“凤鸣老友剧场”线上展演舞台,满足老同志多元化需求。推进赛事交流“常态化”,组织老同志参加各级赛事交流活动,荣获各类奖项90余个,10余个作品登上省、市春晚的舞台。以满足老同志价值需求为导向,瞄准老同志所能、党委政府所需的结合点,组建“银发人才库”,成立“银龄枣有为”志愿服务大队、“五老”关爱服务团,分设关心下一代、文化传承、以老助老、党建宣讲、医疗健康、基层治理等专业服务队,汇聚强市建设桑榆力量。深入推进“我为枣庄添正能”,围绕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组织老同志深入工矿企业、社区、乡村和学校开展红色宣讲、慰问演出、关心下一代等活动,打造了“银发有为‘艺’起抗疫”“品鉴国学 老少同乐”“银龄送春联”“银龄送演润民心”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为老同志在强市建设上发挥长者示范作用搭建载体、创造条件。三是强化系统联动、队伍建设、精准服务三个支撑,实施管理服务提升工程。协同联动,画出工作“同心圆”。市级层面建立与老体协、卫健、文旅等部门工作协作机制,参照省里标准,将场地建设、活动开展等工作列入对区(市)老干部工作的评估评价,营造浓厚发展氛围。通过共享场地、师资库、以赛代训、以演代训等方式,整合活动中心资源,推动基层培育壮大骨干队伍、提高文体活动能力。提能砺为,增强队伍“战斗力”。常态化开展加强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五争当”活动,推行工作任务清单制,开展干部上讲台、岗位练兵等活动,全面提高为老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宣传意识,文化养老工作多次被《中国老年报》《中国体育报》《大众日报》《枣庄日报》等媒体报道。情暖夕阳,彰显服务“精准度”。聚焦老同志在就医、养老、智能技术等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实施“情暖夕阳”服务项目,年均举办智慧助老、健康为老、防诈护老系列活动10余场次,让老同志感受“银龄枣服务”的温度、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