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邹城市把握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工作重点、时间节点、服务亮点,做好政策落实、衔接服务管理、满足多元需求,书写“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时代答卷。 多措并举,聚焦政策落实“着力点”。落实政治待遇。做到资讯日推送、理论月传达、情况年通报,配发报刊等学习资料,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达离退休干部身边。以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为抓手,选优配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并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等组织生活。落实生活待遇。坚持离休干部“五必访”,今年以来,结合春节、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时间节点,共走访慰问离休干部及县级退休干部190人次,慰问离休干部遗属2次。组织开展家庭安全巡检活动,帮助老干部解决天然气软管老化、天花板变形等家庭安全隐患问题20多个。 多级联动,搭好干部退休“衔接点”。帮助完成职业生涯过渡。梳理全市临退休干部名单,专题解答退休政策,为新退休干部开展专题谈心谈话、举办荣誉退休仪式、落实服务管理举措等。帮助完成角色转变。所在单位及时与新退休干部报道社区对接,引导退休干部融入社区、发挥作用。帮助开启作用发挥新篇章。搭建平台,引导新退休干部加入作用发挥队伍,邹城市建立“银发人才”库,吸纳银发人才2000余人,成立老干部作用发挥队伍16支,组建老干部艺术团,设置舞蹈、合唱、太极拳等规范化艺术分团13个,培育心理咨询、乡土文化研究、传统艺术等各类老干部工作室10余个。 多元探索,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点”。满足康养保健需求。定期组织健康体检,畅通离休干部就医“绿色通道”,创新健康服务形式,今年以来,提供“健康小屋”自我检测服务264次,开展“银龄健康·情暖夕阳”系列健康讲座3次,推出“长寿老人健康经”系列访谈2期。满足心理健康需求。开放心理茶室,提供面对面心理咨询、辅导,一年来开展心理服务182人次;组织“一对一”联系关怀团队入户提供精神慰藉和陪伴服务,在精神文化层面沟通分享,开展上门慰藉200余次。满足安全保障需求。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增强养老金融安全意识,开展“银龄反诈 共护夕阳”防范金融及电信网络诈骗公益课堂,吸引离退休干部100余人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