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9月素描班新开设以来,便有超过30位老年学员报名,教室里坐的满满当当。讲台顶部的投影,将老师的笔触实时且清晰地反馈给同学。“素描是一种以线条勾勒物体轮廓和线条阴影来表现物体的绘画方式,这种就叫做明暗对比……”课堂上,学员们都在认真的做着笔记。 “我很喜欢画画,之前在老年大学学了三年的工笔画,听说今年新开了素描班我就报名了,想试试不同的画法。”因为对画画的热爱,学员田阿姨每天都在勤学苦练。“我们今年秋学期的课程才过半,但田阿姨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线条形体颜色,简单的静物素描她都画的很好。”素描班的毛老师笑着说道。 江苏泰兴市老年大学根据老年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不断提高老年教育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开设了书法、国画、朗诵、合唱、瑜伽、中国舞、摄影、时装走秀、古筝、葫芦丝、太极拳等37个专业,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年来,该校致力于打造蓬勃发展的老年教育重要阵地和老干部工作重要窗口,坚持“政治建校、文化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老年大学+文化养老”主阵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目前,该校已发展成为拥有8个系、37个专业、64个教学班、2000余人次在校学员的多专业、多层次的综合性、示范性文化养老主阵地。 党建引领,政治建校。该校将党建理论深度融入老年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完善党组织设置、延伸党组织触角,在老年大学设立临时党总支部,根据8个系下设8个临时党支部,并在每个班设立党小组,隶属于系科临时党支部,推动党员班长或老干部党员兼任党小组组长。激活“指尖课堂”,把“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银龄微宣讲”等作为重要思政课资源,及时组织学员以集中收听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此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老同志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学员互学互鉴互促,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在老年大学落地生根。 内涵发展,文化立校。该校研究确定现代化办学方向,修订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了“平安校园”建设,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示范老年大学”“首届江苏省社会教育百强单位”“江苏省文明示范单位”等。结合红色文化,先后举办“岁月如歌,诗意人生”诗歌朗诵会、“庆祝建国75周年”书画摄影展和“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同时,鼓励引导学员加入银发志愿服务队,紧紧围绕发展大局需要,进基层、进乡村、进社区,发挥余热、服务社会。 探索创新,特色兴校。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和老年人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到老年大学报名学习的老年人也随之增多,一些热门专业甚至还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为积极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泰兴市委老干部局牵头,创新开展“银发公益送学”活动,构建老年教育新模式,推动“学、教、乐、为”四位一体,充分发挥以老为老、以老助老作用,组织老年学员、老干部志愿者到基层养老机构送学送演,将优质学习资源向基层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