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服务自己 服务村社 服务和谐 发挥老干部支部的核心作用促进农村文化 大繁荣大发展

2014-5-24 09:36| 发布者: 青岛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882| 评论: 0

摘要: 服务自己 服务村社 服务和谐 发挥老干部支部的核心作用促进农村文化 大繁荣大发展 胶州市北关社区服务中心老干部支部办教育经验材料 胶州市北关社区服务中心位于城区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万人,60岁以上 ...

服务自己 服务村社 服务和谐

发挥老干部支部的核心作用促进农村文化

大繁荣大发展

胶州市北关社区服务中心老干部支部办教育经验材料

 

胶州市北关社区服务中心位于城区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5303人,比例达10.6%。近年来,社区服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老干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以老干部支部为核心办老年大学的有效手段,积极培养老年人求知热情,实现就近入学、方便入学,老年教育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老干部支部现成立老年学校1所,筹备成立胶州市老年大学北关分校1所,在校学员600余人,占老年人口入学率11.3%,共有剪纸、书法、戏曲、秧歌、门球等12支队伍。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发挥老干部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工委、办事处坚持把老年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创建既严谨有序,又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三心合一”的领导班子,党工委分管领导尽心尽力,场地、经费大力支持;老干部党支部的老领导热心奉献,上下协调;专职校长专心致志,确保件件事情都落实到位,达成“尽心、热心、专心”三心合一办老年教育。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聘请街道文艺骨干、律师等为兼职教师,聘请专家或有着丰富专业经验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担任教员;另一方面积极推荐有一技之长,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的老党员、老年文体爱好者、五老成员等社会力量,充实到老年教育骨干队伍。对老年学校教师不仅给予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帮助,而且还提出严格要求,保证教学计划的落实。三是开辟教学阵地。把老年学校设在北关社区服务大楼,投资300余万元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保障了老年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和文体活动的开展。

二、严格管理,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增强老年学校凝聚力。只有尊重老年人的入学选择,制定规划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教学课程,才能激发老年人的参学热情,培育“学、乐、为”的浓厚氛围。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尽量满足老年人需求。本着体现“需”、“特”、“活”的特征创新老有所教的内容,丰富老有所需的手段;传授老有所医的知识,增强老有所为的本领;提高老有所乐的情趣。二是在学校管理上,贯穿“以人为本”理念。强化对老年人的服务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因人施教,兼顾大多数学员的水平,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课后,主动征求学员意见,加强教学互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人才培养上,实行“文化能人支撑”工程。对社区的文化能人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对挖掘出的32名文化能人全部建立档案,聘任为老年学校专兼职教师,发挥能人的领头雁效应。其中,62岁的北关社区居民郭维全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胶州市剪纸研究会秘书长, 2007年他组织创作的《扬帆青岛,同迎奥运》剪纸长卷被青岛市奥帆委永久性收藏,作品荣获青岛市琴岛奖金奖;49岁的大庄村民沈玉洁是胶州八角鼓传人,她参赛的《金胶州美名扬》荣获“魅力三里河”胶州市首届“群星耀胶州”群众文艺创作汇演曲艺一等奖;48岁的小铺村村民法秀花是胶州市明光茂腔剧团团长,也是胶州市戏曲家协会理事,2009年荣获全国红梅戏曲大赛一等奖,多年来,她以挖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弘扬胶州特色文化为已任,先后制作《罗衫记》、《东京》、《西京》等13部茂腔传统戏光盘2万余套,并进行推广和普及,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三、创新载体,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增强老年学校辐射力。融老年文体活动与节日纪念庆典于一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娱乐、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结合街道实际,将老年学校的文体活动拓展到68个村庄,实现文体活动全民化,确保了村风文明、村庄和谐、文化繁荣。

一是提升硬实力,将老年学校与文体阵地建设相结合,构建村级活动场所。在街道党工委的引导和老干部支部的组织下,各村庄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并积极投入资金,兴建村级活动场所。西松园村投资11万元建立人造草坪门球场,并成立了老年人门球协会和男女两支门球队,多次获得全市门球大赛前两名的好成绩;为鼓励村庄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村“两委”为他们免费发放太极剑、专业服装;为鼓励村庄妇女练习胶州大秧歌,村集体投资1.5万元,为秧歌队配齐各类器材,并聘请文化馆和老年体协的老师现场指导,秧歌队人数达到30人,多次获得全市秧歌比赛第一名的成绩。二是发挥软实力,将老年教育与文化社团建设相结合,组建文化艺术社团。基于街道老年学校的中心作用,发挥全处老年文化能人的人才优势,按照处、村指导,群众自愿参与的原则,由老年学校的12位文化能人牵头负责组建了剪纸、秧歌、茂腔、书画、八角鼓等12个文化艺术社团。在老年文化艺术社团的辐射带动下,社区建立文体活动队80余支,吸引参与活动群众20000余人,目前,社区32名文化能人12个文化艺术社团共创作出秧歌、剪纸、舞蹈等各类文化节目160多个,为群众送戏演出50多场,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良好村风民习的形成,有效消除了赌博、封建迷信、邻里纠纷等现象,促进了全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