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金乡县坚持以“学教乐为”为主线,建好文化养老平台,丰富文化养老内容、拓展文化养老内涵,擦亮“金色学园”老年教育品牌,打造文化养老新家园。 优化阵地建设,确保“学”有场所。投入300余万元对县老年大学进行提升改造,新增教学面积2000余平方米,被授予“省级规范化示范老年大学”、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场所。开办社区老年学堂6所,指导建立镇街老年学校13所,村老年学校25所,形成了以县校为龙头、社区校为骨干、镇街校为辐射、村级校为延伸的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发挥县老年大学教育联盟龙头带动作用,为13个镇街分校配发了价值5万元的教学器材,加强对基层校的业务指导和教学管理,6所基层校获评“全省基层老年教育示范校”。 规范办学模式,确保“教”有标准。制定《关于推进全县各级老年大学(学校)规范化建设 打造“金色学园”老年教育品牌的意见》,从机构、阵地、专业、队伍、载体、制度等6个方面提出了规范化建设标准。构建“必修课+专业课+拓展课”和“普通班+特色班+强化班”课程体系,学员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读、分班进修,形成知识递进、技能递进、专业递进的教学体系。在做好传统第一课堂基础上,拓展以参观、展演、游学等现场教学为主的第二课堂,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网上教学,全方位满足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1所基层老年学堂被授予“全国老年远程教育优秀收视点”。 丰富活动形式,确保“乐”有载体。围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主题,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银发力量”宣讲会、“翰墨书盛世·丹青绘重阳”书画展、巡回演出进社区、诗歌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20余场次。开设“健康大讲堂”,举办口腔健康、中医养生、心理关爱专题讲座3期,邀请专家学者围绕老年人慢性病居家护理、养生保健知识、自我调节提升幸福感等内容作专题讲座,宣传推广“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和标准,提高广大老同志的健康保健意识。 增强奉献意识,确保“为”有平台。指导成立老年书画学会、老年太极协会、剪纸社、“艺海”合唱团等近20个社团,激励更多老干部广泛参加社团活动,满足老同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县老年大学艺术团登上了山东广播电视台《乐享银龄》栏目专访。引导135名有一定专长的老同志加入“霞满蒜都”老干部志愿服务总队,进社区、村居、康养中心、老年学堂,开展“群众说事·老干部解事”“党建引领志愿红·共融共建庆七一”“情系桑榆·爱在重阳”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为社区居民宣讲红色故事、送去文艺节目、开展心理辅导、弘扬非遗文化,展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银龄风采。 |